中評社北京4月29日電/一段時間以來,國際大宗商品市場波動加劇,尤其是能源、農副產品等價格明顯上漲,給我國繼續做好大宗商品保供穩價工作帶來挑戰。
我國經濟已深度融入世界經濟,部分大宗商品外采比例較高,國際價格上漲客觀上會帶來輸入性影響。同時,受全球疫情及俄烏衝突等因素影響,大宗商品運輸和交易成本上升,進一步加大了價格上漲壓力。總體看,在國際大宗商品市場供求關係偏緊、不確定性增大的背景下,未來價格高位波動的可能性仍然較大。
去年以來,相關部門堅持底線思維,密切跟蹤研判部分原材料供應和價格運行情況,採取了一系列有力有效措施,較好實現了大宗商品的保供穩價。
在大宗商品保供穩價取得階段性成效的同時,也要看到國內外形勢更趨嚴峻複雜的現實,特別是在穩增長壓力有所加大的情況下,必須更加重視解決好大宗商品價格高企這一問題,通過更為精准有效的政策組合拳,保持物價基本穩定,保障糧食和能源安全,緩解企業成本上升壓力,打贏保供穩價這場硬仗。
一方面,要密切跟蹤大宗商品市場和價格走勢,以國內保供穩價的確定性應對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全力做好大宗商品保供穩價工作。要切實保障市場供應,加快優質產能釋放,加強價格和儲備政策協調聯動,發揮儲備調節作用,強化儲備和進出口調節。
另一方面,要強化市場預期引導,及時發布市場信息,保持市場監管高壓態勢,加大期現貨市場聯動監管力度,嚴厲打擊捏造散布漲價信息、囤積居奇、哄抬價格,尤其是資本惡意炒作等違法違規行為。同時,要切實做好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兜牢民生底線,及時啟動並足額發放價格臨時補貼,有效保障困難群眾基本生活。
我國糧食產量已經連續7年穩定在1.3萬億斤以上,煤油氣電等主要能源產品產量持續增長。未來,我國有條件、有能力也有辦法確保糧食、能源安全可靠穩定供應。下一階段,要進一步實化細化保供穩價政策措施,在做好相關政策工具儲備的基礎上,積極應對大宗商品漲價可能帶來的風險挑戰,確保重要大宗商品穩定安全供應和經濟社會平穩健康發展。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金觀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