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4月26日電/據經濟參考報報道,今年一季度,在全球投資增長面臨諸多政策不確定性、投資保護主義盛行的不利形勢下,我國實際使用外資金額3798.7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5.6%。我國利用外資亮眼的成績單是多種因素共同促成的,包括對疫情的控制以及不斷擴大市場准入、完善外資政策、提升開放平台、優化營商環境等一系列穩外資政策舉措。
一季度吸收外資主要呈現三個特點:
一是高技術產業和服務業引資增長較快。近年來,我國多措並舉擴大服務業領域對外開放。壓減外資准入負面清單,擴大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推動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
二是中部地區外資增幅領先全國,特別是中歐班列增強了中部地區對中東歐地區的出口優勢。在滿足國內市場方面,中部地區設立的外資企業可同時兼顧東部和西部的市場需求。此外,中部地區勞動力資源和人才也比較豐富。近年來,鄭州、武漢、合肥等發揮特大城市的功能優勢,紛紛出台金融、創新、知識產權和信息保護方面地方性法規,物流等生產性服務業項目、旅遊休閑、文化體育等生活性服務業項目已成為外商投資熱點。
三是“一帶一路”和RCEP成為吸收外資的重要平台。近年來,我國積極推進與“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的規劃和機制對接,為深化“一帶一路”投資合作打造更多支撐平台,推動構建互利共贏的產業鏈供應鏈和價值鏈,吸引更多的“一帶一路”共建國家企業來華投資。RCEP的簽署有利於進一步整合和深化區域內價值鏈,成員國投資政策透明度進一步提升,原產地規則、海關程序、檢驗檢疫、技術標準等逐步統一,為東盟的華商提供了更大的經營空間和發展機遇。
展望全年,穩外資的壓力依然較大,但一些利好的因素也在積聚。從國際看,今年各主要經濟體復甦步伐有望加快,助力全球宏觀經濟基本面企穩回升,推動生產消費需求回暖,全球外國直接投資預計將保持穩步增長。從國內看,我國經濟發展有很多有利條件,經濟韌性強、潛力大,主要宏觀指標總體處於合理區間,擁有完整的產業體系,豐富的人力資源,便利的基礎設施,強大的國內市場和足夠的政策空間,對外資仍然有較大的吸引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