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探索符合國情的文物保護利用之路
http://www.crntt.hk   2022-04-21 08:47:40
敦煌莫高窟景區雪景。(來源:新華社)
 

  推出文創產品,讓文物活起來。博物館應持續增加公共文化產品供給,圍繞考古成果和歷史研究成果的轉化與傳播、文化創意產品開發等方面激發創新活力,創造出更多高質量的文化創意產品,實現從歷史文化來、到現代生活去的目標。

  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國際城市發展研究院院長連玉明:

  歷史文化遺產保護與活化利用總是和社會發展進步相伴而行。從器物、建築、遺存、遺跡,到成片的村落、街區、古城,保護與活化利用的內涵和方式不斷豐富與拓展。我多次參與歷史文化遺產保護的調研考察,感到亟須從更開放、更理性、更複合的視角來指導歷史文化遺產的保護與活化利用。

  完善頂層設計是實現保護與活化利用平衡的基礎。歷史文化遺產保護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需要通過頂層設計來把握和確定保護與活化利用的最佳平衡點。最重要的是打通部門之間的信息壁壘,實現資源共享、成果共用、信息互通,鼓勵和保障地方創新和社會參與,在歷史文化遺產保護與活化利用中找到平衡點。

  強化價值闡釋是實現保護與活化利用平衡的關鍵。比如,黃河文化底蘊深厚、歷史悠久,但文化內涵挖掘相對不足,遺產展示水平不高,活化利用方式單一。深入挖掘黃河文化蘊含的精神內涵和時代價值,講好黃河故事,延續歷史文脈,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凝聚精神力量,既是對黃河文化遺產進行有效保護的目的所在,也是實施合理化利用的重要抓手。

  推動制度建設是實現保護與活化利用平衡的保障。加快立法進程,提升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整體性保護的法律約束力。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以法律制度保障傳統村落歷史文化遺產的完整性、真實性和延續性顯得尤為重要。要先行研究制定傳統村落保護法規,加快制定和全面實施傳統村落保護標準,落實政府主管部門對傳統村落保護的認定與監管機制,建立定期檢查和責任考核制度。

  加強革命文物保護,傳承紅色基因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中共文獻研究會會長張宏志:

  中國共產黨在領導中國人民爭取民族復興的百年奮鬥中,留下了大量紅色革命舊址,記錄了我們黨百折不撓的奮鬥歷程,承載著我們黨通過艱苦奮鬥,為中華文明守正創新、浴火重生創造的精神價值。為了更好地保護、利用紅色資源,充分發掘其文化內涵和教育功能,建議:

  統籌革命紀念地建設,系統展現黨的奮鬥歷程。革命紀念地是最直觀、最生動的歷史教材,是講好中國共產黨故事、活化黨的歷史的天然課堂。應統籌規劃全國的革命紀念地建設,建立分級、分類管理的紀念地場館系統,就規劃立項、建設規模、展陳內容等方面的問題總體把握、拾遺補缺、提高質量,形成定位準確、優勢互補的完整體系,建設情景交融的黨史教育基地。

  成片保護革命舊址,真實展現革命鬥爭歷史場景。新建紀念性建築、雕塑時應注意與舊址氛圍相協調,注意人文建設與環境建設的相互結合,把紅色景觀與綠水青山融為一體。舊址的成片保護涉及區內群眾土地、房屋的產權、使用權問題,可在尊重群眾意願的前提下,通過購買、租賃或者群眾以土地、房屋入股等多種方式實行產權、使用權流轉,實現土地集中使用,避免紅色景區內的私搭亂建和過度商業開發,同時吸引保護區群眾到景區就業,構建景區建設與群眾利益和諧統一的發展模式。

  依托革命舊址的紅色資源開發特色文化產業,使之與文博事業相互促進、共同發展。革命舊址是中國革命的精神象徵,也是所在地的文化地標。應充分調動社會各界和廣大群眾的積極性,深入挖掘其文化內涵,大力開展有當地特色的群眾性紅色文化創意活動,將其與鄉村振興、群眾致富有機結合,形成全民參與的革命舊址宣傳、保護和開發、利用熱潮。

  全國政協委員、河南博物院院長馬蕭林: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革命文物承載黨和人民英勇奮鬥的光榮歷史,記載中國革命的偉大歷程和感人事跡,是黨和國家的寶貴財富,是弘揚革命傳統和革命文化、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激發愛國熱情、振奮民族精神的生動教材。”新時代革命文物工作前景廣闊、大有可為。建議:

  加強革命舊址本體保護。堅持有址可尋、有物可看、有史可講、有事可說的原則,繼續加強對不可移動革命文物保護利用,推廣連片保護、整體展示、梯次利用方面的成功經驗。探索紅色水利、新中國城市街區等新類型遺產的保護利用,通過強化制度建設、開展綜合研究、空間合理改造等形式,有效消除革命舊址保護利用的盲區,多方位激活紅色遺產的新時代活力。

  打造革命文物展教矩陣。探索新時代博物館與紀念館、黨史館等各類革命紀念場館及社會各界的全方位合作機制,創新革命文物分類,豐富拓展革命文物藏品體系。精准把握舉辦展覽、開展教育的政治導向,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注重發揮博物館等革命紀念場館展示服務的公共職能與宣傳教育的陣地作用,以更加新穎、更接地氣的傳播方式提升社會影響力。

  推進革命文物科技賦能。借助數字技術手段,提供可視化呈現和沉浸式體驗,不斷增強革命文物陳展、講述的生動性與體驗感。還可搭建紅色主題類線上教育平台、文創產品營銷平台,讓紅色基因更好更快融入社會生活。

  引領革命文化入腦入心。深挖文物背後的故事,記錄真人、真事、真情實感,以文物講歷史、以歷史講故事、以故事講精神,探索吸引廣大青少年主動傳承紅色基因的好做法、新做法,讓革命文物更好彰顯時代價值。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