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做好派防疫包工作 探索常態化社會動員機制
http://www.crntt.hk   2022-04-02 12:42:54
  中評社北京4月2日電/據文匯網評論,政府今早十時起向全港市民免費派“防疫服務包”,目標七天內完成派發,亦會在每區設多個發放點作補漏拾遺,讓未能領取的市民到場領取,希望加強市民的防疫意識及防疫能力。今次派發工作還有更深一層意義,就是高效發揮“三位一體”抗疫格局的作用,努力探索全社會官商民大規模動員來辦大事的機制。在做好“防疫服務包”派發工作的基礎上,政府有必要總結經驗,形成常態化機制,從制度機制上增強本港應對各種重大事件的能力。

  一直以來,香港都沿用“小政府大社會”的社會管理模式。在平時,這種模式給予社會和個人更大自主權和自由度,社會成本效益也不低;但一旦遭遇重大事件乃至社會危機,例如今次疫情的公共衞生危機,就表現出社會動員和政府統籌協調能力不足。而今次“防疫服務包”的派發工作,由規劃、籌備、包裝、派發,是一次難得的社會動員嘗試。

  首先是包裝工作。350萬份“防疫服務包”的包裝工序,由全港130個包裝中心,公務員、立法會議員、地區組織、非政府機構、宗教團體及少數族裔團體的義工等一起參與完成。單單參與包裝工作的公務員有大約2,000人,亦有超過17,000名愛國愛港政團、社會組織的義工協助包裝。一天就完成160萬份包裝,超額完成任務,體現了總動員、高效率的特色。

  其次是派發工作,由今日起,多個部門、義工團體和社會組織、商業機構將分別承擔不同住宅大廈的派發任務。公共屋邨由房屋署負責,私人屋苑由物管公司和大廈業主立案法團負責,“三無大廈”由公務員同事和動員的義工逐家逐戶派發,鄉村地方則得到鄉議局和鄉事委員會的支持;政府也會在18區設立發放點作補漏拾遺,方便所有未領取服務包的市民憑換領卡到這些服務點領取,務求真正做到全覆蓋、無盲點。

  派發“防疫服務包”可以便利全港市民短時間內做一次自我快速抗原測試,有助達至“早發現、早隔離、早治療”的目標,同時增強市民的防疫意識。而這項在香港具有開創性工作的意義,在於嘗試、探索一種社會總動員的辦事機制,努力達至增強政府的統籌和部門協調能力,以及政府和商業機構、社會組織、義工團體之間的官商民三方合力。

  如何動員、統籌、協調社會力量來共同應對重大的社會事件,一直是本港社會治理的短板。在“小政府大社會”模式之下,政府部門和各種社會力量之間各司其職、責任邊界清晰,大家習慣了各自為政、互相區隔,哪怕是政府資助的社會組織,基本上政府只是負責撥款而不會指揮具體辦事。這種管治模式在正常的情況下,當然有其不可否認的成本效益和社會效益;但一旦遇到突發性的重大社會危機,需要全社會一起來投入應對的時候,就會顯得政府謀劃、統籌、動員能力不足而難以成事。

  第五波疫情以來,為應對前所未有的公共衞生危機,本港逐漸形成了中央全力支持、特區政府承擔主體責任、愛國愛港力量全面參與的“三位一體”抗疫格局,對於形成社會總動員辦事機制是一種很好的探索。政府在統籌協調各方執行的過程中要積累經驗,事後要善於與社會各界及時總結,努力形成一種常態化的執行機制。這種社會總動員機制在正常情況下不會經常用到,但其中某些聯絡協調機制可以常態化,某些機制可以備而不用或留待有需要時馬上運用。這對於香港提升整體社會治理能力,無疑是一功德無量的好事。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