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中評論壇:康埈榮論韓中結構性矛盾
http://www.crntt.hk   2022-03-26 00:16:15
韓國外國語大學教授康埈榮(發言者提供)
  中評社香港3月26日電(記者 郭至君 崔銀珍)韓國外國語大學教授康埈榮日前參加了由中評智庫基金會、韓國中國學研究中心合辦的線上論壇,就韓國大選後的中韓關係走向進行了討論。在發言中,康埈榮系統分析了中韓關係存在的結構性矛盾,並為之後兩國關係的發展闡述了自己的見解。康埈榮說,韓國沒有與中國敵對的想法,兩國的制度價值雖然不同,但是通過擴大兩國人民之間的文化交流和溝通增進相互理解,確立友好情緒顯然比什麼都重要。兩國政府要盡全力構建可防止非政治領域的政治化、消除不必要的誤會、縫合信任裂痕與矛盾的相互溝通管理系統。

  康埈榮說,今年是韓中兩國在1992年8月24日清算40年相互反目歷史並正式建交的30周年。當時韓國政府為建立長期的韓半島和平統一環境,推進了使朝鮮成為正常的國際社會一員的“北方政策”,並希望與朝鮮的最大監護國中國的建交能成為統一韓半島的基石。另外,擴大與巨大市場-中國的經濟交流也是韓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核心問題。中國也為積極推進改革開放,需要營造穩定的韓半島環境並需要韓國的中間技術與資本,同時期待與韓國的建交能成為長期弱化韓美日安保合作結構的因素。

  兩國關係從1992年建交時的“友好關係”,1998年的“合作夥伴關係”,2003年發展為“全面合作夥伴關係”,2008年提升為可以討論除了雙邊關係之外的多種議題的“戰略性”合作夥伴關係,2013年發展為“成熟”的戰略合作夥伴關係,2017年達成了“實質性”戰略合作夥伴關係協議,但回顧建交當時的目的,韓中關係在經濟交流等方面達成“最大主義”取得了令人矚目的發展,但作為建交目的之一的維護韓半島和平與穩定卻由於朝鮮核武器問題和朝美關係、雙方合作相對不透明等原因,僅達成了維持“最小主義”的關係。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