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生態環境質量全面改善樣板區。加強生態安全格局構建,嚴守生態保護紅線,擴大綠化用地面積,增強生態效應。探索完善臭氧污染研究、監測、控制體系,推動細顆粒物(PM2.5)和臭氧(O3)協同治理試點。深化固定源、移動源、面源大氣污染防治,推進精細化管控。大力開展“美麗河湖”建設,統籌推動水資源、水生態、水環境“三水”治理。嚴格建設用地准入管理,加強土壤污染風險管控和修復,有效防範風險。探索區內廢水、固廢資源化利用方式。加強生態環境監測體系與能力建設,增加要素的監測點位,完善污染企業的污染在線監測。加快推進城鄉污水收集處理設施和配套管網建設,補齊城鄉污水收集處理設施短板。推進危險廢物、醫療廢物處置和生活垃圾焚燒設施建設,針對危廢產生量大的自貿試驗區,合理布局配套建設。針對小微企業,優化危廢存儲轉運模式,可建立集中存儲區,保證安全性的同時滿足區內集中式小微企業的危廢存儲需要。
——打造生態文明制度建設先行區。繼續深化環評審批改革,上級生態環境部門進一步賦權,下放自貿試驗區內建設項目的審批權限。對於行業集中的區域,考慮使用區域環評替代項目環評。全面推行“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實施生態環境監督執法正面清單,強化監督指導。完善並實施環保信用評價、環境信息強制性披露、環境污染強制責任保險制度,推進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開展自貿試驗區排污權儲備與交易管理,發展綠色金融,設立綠色產業基金。推進自貿試驗區生態環境管理部門機構改革創新試點,鼓勵根據需要建設自貿試驗區生態環保管理機構。總結推廣自貿試驗區生態環境監管經驗。
——強化能力支撐與保障。各自貿試驗區認真履行生態環境保護責任,嚴格落實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完善政府領導的考核和獎懲機制。各級生態環境部門指導自貿試驗區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在體制機制創新、資金項目安排等方面予以支持。鼓勵各自貿試驗區先行先試,推廣好經驗、好做法,並做好宣傳解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