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到場館設計。首鋼滑雪大跳台造型巧借敦煌壁畫中飛天絲帶的靈動氣韵,視覺上飄逸輕盈,因而別號“雪飛天”;跳台旁已停用的工業煙囪和冷卻塔則穩穩矗立,靜默高冷——古典、工業與現代的大膽融合,讓首鋼大跳台在海內外社交媒體頻頻刷屏。國家雪車雪橇中心同時化用“中國龍”的意象和中國古典園林水榭長廊的設計理念,從空中俯瞰有如盤龍在山。國家跳台滑雪中心“雪如意”、雲頂滑雪公園坡面障礙技巧賽道融入烽火台元素的“雪長城”等等,不僅為各國體育健兒展示自我、挑戰極限提供一流的硬件支持,而且為整個冬奧會帶來一抹充滿人文底蘊的“中國風”。
小到一盞燈、一枚徽章、一束捧花、一件禮服。正在故宮舉辦的“何以中國”特展中,有一件來自河北博物院的鎮館之寶——西漢長信宮燈。這件文物有一份獨一無二的“文創品”,那就是北京冬奧會的“火種燈”,後者造型和巧思都受到前者啟發。北京冬奧會會徽,方寸之間創造性地融匯了篆刻、剪紙、書法與冰雪運動。頒獎禮服如“鴻運山水”“唐花飛雪”同樣是對傳統的化用:北宋名畫《千里江山圖》、唐代經典紋樣“寶相花”,被創造性地融入現代服裝設計中。北京冬奧會的頒獎捧花也不是鮮切花,而是用海派絨線編結技藝織就的絨線花,一絲一線承載著真情,也傳遞著綠色環保理念。
或有形或無形,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的成果紛至沓來。它們不僅以北京冬奧會為大型展台,更深度參與到體育盛會之中,體現出中華文化的勃勃生機。這讓身處其間的各國運動員既在體育競技中得到歷練,又在豐富的中式文化意象的浸潤中收獲審美體驗。
啟示二,“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鼓蕩於北京冬奧會的“中國風”既無處不在、無時不在,又給人以安住其間、盡可自在徜徉的從容適意,這是順應當代文化潮流走向使然。在北京冬奧會這個舞台上,世界所看到的,正是當代中國的“文化日常”。
這份從容氣象來自我們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認識的逐漸加深,來自時代不輟前行的鏗鏘足音和兼容並包的胸懷。這一切激蕩著中華兒女的文化自信和創造熱情,生發出對中華文化的敬惜和珍視,涵養著以“國風國潮”為趨勢的當代文化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