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成長的角度來說,鄉村和基層也是最好的課堂。返鄉過年的大學生,擁有便利的條件,能在鄉村生活的最前沿,獲得厚重的體驗,拓展人生的疆域和生命的境界。很多部門推出關於大學生寒暑假社會實踐的文件,也是出於這樣的考慮。寒假恰逢春節,鄉村年俗的觀察和書寫、鄉村治理困境的調查與思索,也是學習的一部分。寫出《鄉村八記》的李強,曾深受曹錦清先生的《黃河邊的中國》以及費孝通先生的《鄉土中國》的影響。所以,通過這種參與,他們開始關注和思考社會現實。這種關注可能成為一種激發,一種對知識渴求的激發,一種學術視野的開闊和轉向的激發,一種對現實的關切的激發,從而形成一股強大的內驅力。這種內驅力將成為一個人成長最持久的動力源。
同時,今天的鄉村書寫形式已經非常多樣了,返鄉過年的大學生,不一定要拿出什麼有分量的作品,只要是認真觀察和思考鄉村現實與未來,就可以通過各種方式得以表達和敘事,哪怕是發幾個朋友圈,拍些鄉俗照片,拍些社火表演的短視頻,創作關於鄉村的非虛構作品,或者寫一篇散文。這種多樣的參與,本身就是意義,就是講述鄉村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