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推動工業機器人高質量發展,工業和信息化部、科學技術部等15個部門聯合印發《“十四五”機器人產業發展規劃》,明確提出,到2025年製造業機器人密度實現翻番。如 何實現上述目標,魏琪嘉認為,一方面,要讓優質資源進一步向製造業領域匯聚,為工業機器人高質量發展奠定堅實基礎;另一方面,工業機器人作為技術集成度高、應用環境複雜、操作維護較為專業的高端裝備,對應用型人才有著多層次需求,要重點關注專業技術人才的培養。
針對具體應用場景,中國機器人產業聯盟執行理事長宋曉剛建議,面向汽車、航空航天、軌道交通等領域,應研製高精度、高可靠性的焊接機器人;面向半導體行業,研製自動搬運、智能移動與存儲等真空(潔淨)機器人,具備防爆功能的民爆物品生產機器人,AGV、無人叉車,分揀、包裝等物流機器人;面向3C、汽車零部件等領域,研製大負載、輕型、柔性、雙臂、移動等協作機器人。
亟需補齊基礎零部件短板
“‘十三五’期間,精密減速器、高性能伺服驅動系統、智能控制器、智能一體化關節等機器人關鍵部件加快突破、創新成果不斷湧現,整機性能大幅提升、功能愈加豐富,產品質量日益優化。”王衛明表示,但是與世界先進水平相比,我國機器人產業還存在一定差距,比如關鍵零部件質量穩定性、可靠性等還不能滿足高性能整機的需求,高速、高精、重載等高性能整機產品供給缺乏等。
魏琪嘉認為,儘管我國在工業機器人相關基礎零部件方面已擁有一定基礎,但是無論從質量、可靠性、產品系列,還是批量化供給方面都與國外產品有較大差距,特別是在高性能交流伺服電機和高精密減速器方面差距明顯。“我國目前自主生產的機器人核心關鍵零部件大量依靠進口,因此出現性價比低、核心技術受制於人、競爭力差等問題,須高度重視工業機器人零部件產業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