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以生命發出的控訴,能否引發台灣社會省思
http://www.crntt.hk   2022-01-17 16:56:46
 

  “龐教授是帶著悲憤離開這個世界的!”龐建國辭世後,其工作室發文說,他雖飽受大腸癌折磨,但一直不忘關心國家大事,尤其關心兩岸和平統一大業,關心台灣民間疾苦和未來前途。然而,殘酷現實令他失望,奉“台獨”為黨綱的民進黨的所作所為和島內的“去中國化”教育尤令他憂心如焚。他下定決心,要用這種方式,震撼民進黨的“狂魔亂舞”,警醒士氣低落的國民黨同僚。

  細思龐教授生前所承受的重壓,不僅是身體上難忍的病痛,更有心理上因目睹台灣持續之怪現狀而鬱結的憂患。許多與他相熟的人士認為,後者是壓垮他的要因。

  龐建國生前長期撰寫評論文章,呼籲兩岸加強交流合作,促進和平發展、融合發展,批駁“台獨”分裂言行。圖為台灣媒體刊發其文章的截屏。

  台灣競爭力論壇執行長謝明輝說,綠營為了權力無所不用其極,讓台灣社會陷入是非不分、黑白顛倒、失去“溫良恭儉讓”。對此,龐建國非常傷心,感到看不見台灣好的未來,這應是他選擇輕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國民黨籍“立委”賴士葆說,龐建國的臨終之言,道出了很多生活在台灣的人們心中的痛楚與無奈。國民黨籍“立委”葉毓蘭更直言:我們都為民進黨當局的專制和為勝選不擇手段的不公不義氣憤悲傷不已。龐建國的縱身一跳,是“死諫”,也是深沉的絕望。

  “龐建國的死,是一項台灣社會的觀察指標。”台灣學者、政治評論員邱毅指出,民進黨全面控制教育、媒體、輿論、司法、檢調、行政、立法後,台灣社會已無是非黑白。龐建國是對台灣社會的快速沉淪發出無可奈何的呐喊!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