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月10日電/生物經濟被認為是繼農業經濟、工業經濟、信息經濟之後,推動人類社會永續發展的全新經濟形態。加快發展生物經濟,已基本成為世界各國的共識,是把握未來競爭主動權、實現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保障國家安全的重要手段。“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推動生物技術和信息技術融合創新,加快發展生物醫藥、生物育種、生物材料、生物能源等產業,做大做強生物經濟。
進入新世紀以來,生命科學領域持續取得重大技術突破,生物技術逐漸與信息技術並行成為支撐經濟社會發展的底層共性技術,生物技術產品和服務加速以更加親民的價格、更加貼近市場的形態走進千家萬戶,針對生物資源開發利用保護、生物技術創新及應用制度體系日趨完善,生物經濟時代的序幕徐徐拉開。
迎接生物經濟繁榮發展期
生物經濟是以生物學、生命科學等理論為基礎,以基因、細胞、育種、合成生物等技術進步和普及應用為特征,圍繞保護、開發、配置、使用生物資源,提供生物技術產品和服務,形成的物質生產、流通、交換和分配模式以及相應的制度安排。與生物產業相比,生物經濟是在生物技術變遷、生物產業形成基礎上,進一步完善構成的新型經濟形態,即在技術和產業變革之上形成的全新制度安排。與此相應,生物經濟時代是以生物技術與信息、材料、能源、育種等技術加速融合為基礎,以高通量測序、基因組編輯、生物信息分析、育種、微生物組學等技術群體性突破和廣泛交叉融合應用為標誌,圍繞生物資源配置形成新的制度、政策體系,引發人類生產生活乃至經濟社會深刻變革。
進入新世紀以來,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公眾對於生物技術產品和服務的認知度、接受度和需求量快速增長,生物經濟時代由成長期向成熟期邁進的節奏將進一步加快。舉例看,10年前,絕大多數孕婦、患者對於基因檢測胎兒情況、癌症早期發現等效果還將信將疑,今天,已經有數百萬名消費者願意為此買單。5年前,人們對核酸檢測的效用還懵懵懂懂,今天,核酸檢測已經被廣泛普及到全球成為確診新冠病毒感染的第一道門,成本及價格也一降再降。綜合科技進步、產業發展、需求增長等因素,預計到2030年前後,人類社會將迎來生物經濟時代的繁榮發展期,生物技術廣泛造福人類、生物界,相應的制度形態更加成熟,在這一時期,生物技術對人類社會的重要性在一定程度上將超越信息技術。
與工業經濟時代相比,生物經濟時代更加強調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突出科學技術能夠更多推動人類、生物界高質量發展、可持續發展。與信息經濟時代相比,生物技術平行於甚或高於信息技術成為底層共性技術,生物資源與數據資源以及勞動力、土地、能源等要素資源共同成為人類社會寶貴的資源,此外,生物經濟時代不僅關乎生產效率的提升,也密切關係對自然、人類等物種本體的改造。信息經濟時代背景下,發達國家和欠發達國家間的差距是效益、效率,以及“數字鴻溝”,生物經濟時代,這種落差將會表現為物種的優劣、生命權利的歸屬、生存質量的高低、食品資源能源等的供給水平,影響的是“物競天擇”等自然規律。
我國已成生物產業大國
經過10餘年努力,“十三五”末期,我國生物醫藥、生物製造、生物育種、生物能源、生物環保等產值規模近5萬億元,生物及大健康產業主營業務收入規模超過10萬億元,成為全球名副其實的生物產業大國。醫藥等重點領域諸如恒瑞醫藥、信立泰等一批研發投入強度超過10%的創新型企業快速發展,石藥集團的丁苯酞、貝達藥業的埃克替尼、恒瑞醫藥的阿帕替尼等單品種藥年銷售額超過10億元。全國湧現出若干銷售額超過百億元的龍頭企業,其中不乏上海醫藥、九州通等營收規模在千億元的企業和生物製造領域的中糧集團、阜豐集團等大量營收規模超過百億元的企業。生物產業已經成為繼信息產業之後各類風險投資追逐的新風向標,據火石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醫藥健康領域融資規模同比增速超過87%,規模過億元的案例占年度總量一半以上。
在國家和地方統籌聯動聚力培育發展生物產業的帶動下,一批特色鮮明、優勢突出、錯位互補、競爭力強的生物產業集群競相發展,如創新力強、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單品種營收高、在研創新藥儲備豐富的蘇州生物醫藥產業集群,科學設施支撐扎實、開放創新領先、名優企業和品種集聚的上海生物產業集群,生物資源發達、專業科研院所匯聚、醫藥開發歷史悠久、產學研合作通達的廣州生物產業集群,生物技術、信息技術融合發展、產學研用醫密切聯動的成都生物產業集群,龍頭企業比肩、軟硬設施發達、創新要素吸引力強、後發優勢強勁的武漢生物產業集群等,已經發展成為帶動區域產業轉型升級、支撐生物經濟加速發展的重要力量。
面臨重大機遇和嚴峻挑戰
在前期生物產業發展基礎上,我國在生物經濟時代發展面臨重大機遇。
一是豐富的生物資源儲備。我國擁有生物醫藥發展所必需的海量臨床數據,全國三甲醫院多達800家,年診療人次高達30億且還將繼續增長。生物多樣性優勢獨一無二,截至2021年,中國生物物種名錄已經收錄了115064個物種,哺乳動物總數居全球第一,鳥類占全球物種總數14%,爬行動物種類占全球4.5%,是全球陸地水域面積最大的國家之一,擁有近千種中國特有內陸魚類。高等植物物種總數占全球的8%到12%,且植物物種仍在持續增加。
二是廣闊的市場空間。醫藥健康領域,人們對生活質量、健康水平提升的需求與日俱增,伴隨商業保險覆蓋範圍進一步增大,中高收入群體健康消費支出擴張,各類高端、保健類用藥的巨大市場潛力將進一步釋放。
三是強大的人才儲備。與生物經濟時代發展密切相關的醫學、藥學、化學、物理、生物等學科人才供給規模持續增長,結構不斷優化,為生物經濟發展源源不斷輸送各類人才。與此同時,國內產學研各界長期保持著與海外企業和技術專家形式各樣的聯繫與合作,也為我國生物經濟發展所需人才的成長提供了重要支撐。
四是獨特的新型舉國體制優勢。從過去兩年來我國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的系列部署舉措看,新型舉國體制在短期內迅速集結各方資源應對重大公共衛生突發安全事件中發揮的優勢可圈可點。後疫情時代,預計重大突發公共衛生安全事件發生的頻次、不確定性和複雜性增多,我國基於前期經驗形成的系統應對機制,有利於發揮獨特的制度優勢引航全球生物經濟時代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