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neka(左)稱,可持續發展掛鈎債券佔全球可持續發展債券比重,從去年3%急升至12%。旁為賈菁薇。(大公報) |
中評社香港12月9日電/大公報報道,全球環境、社會和企業管治(ESG)投資市場的發展迅速,與可持續發展表現掛鈎的金融產品近年頗受歡迎,其中一項是可持續發展掛鈎債券(Sustainability-Linked Bond,簡稱SLB)。惠譽可持續金融部董事Nneka Chike-Obi昨表示,SLB佔全球可持續發展債券(Sustainable Bond)的比例在2020年只有3%,但今年頭11個月顯著上升至12%,儘管規模仍然較細,惟增長迅速。她預期SLB在今年仍會持續增長,但難以預測具體增幅。
Nneka解釋,SLB於2019年開始出現,國際資本市場協會(ICMA)自2020年6月推出“可持續發展掛鈎債券原則”以來,至今只有大約18個月時間,故不少市場參與者仍在評估發行SLB的利弊。她舉例說,部分主權國家正在探討發行SLB的可行性,冀成為首個推出同類型產品的主權國家。
據ICMA的指導原則,SLB是為了進一步促進、鼓勵對於可持續發展(亦稱為ESG)作出貢獻的公司,透過債務資本市場融資的一項債券品種。透過SLB募集的資金可用於一般用途,故受到不少企業歡迎。
中國近年在綠色金融市場的發展同樣迅速,據氣候債券倡議組織(CBI)的數據顯示,在今年上半年,中國新發行的綠色債券規模達到220億美元(約1715億港元),是僅次於美國、德國和法國的全球第四大綠色債券市場。惠譽可持續金融部研究經理賈菁薇表示,部分原因是內地的新政策和激勵措施相繼出台。
賈菁薇續說,內地金融及環境監管部門在“十四五”規劃中,設定了應對氣候變化投融資的具體政策目標,預期到了2022年,中國本土可持續投資產品的範圍將不斷擴大。她舉例說,今年,中國境內債券市場推出了多種創新債券,例如碳中和債券、疫情防控債券、生物多樣性債券,以及可持續發展掛鈎債券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