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1月16日電/網評:北交所開市,打造自身特色是重中之重
來源:中國網 作者:曹中銘(中國網時事評論員)
2021年11月15日,是中國資本市場一個值得紀念的日子。當天,北交所開市。10家新股、71家新三板精選層公司在北交所掛牌交易,這81家企業也成為北交所首批掛牌上市公司。對北交所而言,首批公司掛牌後,打造出自身特色將是重中之重。
如果說科創板從宣布設立到正式開市,讓市場見證了什麼是“科創板速度”的話,那麼如今,我們同樣看到了“北交所速度”。從今年9月2日宣布設立,到11月15日首批公司上市,只用了70余天時間。在此期間,從機構設置、人員安排、技術準備、制度建設等均安排就緒,也為北交所的順利開市打下了堅實基礎。
北交所的設立,是資本市場改革的結果。近年來,資本市場不斷深化改革,比如退市制度改革、試點註冊制等,都對市場的發展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在此背景下,作為多層次資本市場重要組成部分的新三板啟動改革也提上議事日程。北交所的設立,是新三板發展倒逼下的結果。新三板市場的發展在歷經了當初的火爆之後,近年來受市場規模、結構、需求多元等因素的影響,其問題逐漸暴露,比如融資額下降、交投不活躍、掛牌公司減少等,已經影響到新三板的發展。如果不進行改革,新三板在多層次資本市場架構中,將有被邊緣化的危險。因此,北交所的設立,既是新三板改革的成果,更是資本市場改革的重要舉措。
北交所的設立,毫無疑問借鑒了其他板塊如科創板、創業板的改革經驗。比如北交所也實行更加包容的上市制度,推出了市值+盈利能力等在內的四套上市標準;實行以信息披露為核心的註冊制試點。新股發行時,建立多元定價機制,根據不同需求可競價發行、詢價發行或定價發行。融資制度靈活多變,可通過普通股、優先股、可轉債等融資;融資方式可選擇公開發行,也可選擇定向發行;且在定向發行框架下,引入授權發行、儲架發行、自辦發行等。在市場監管上,根據北交所上市公司的特點,寬嚴適度。交易機制中,實行差異化交易制度,新股掛牌當天無漲跌幅限制,此後漲跌幅限制設定為30%。並建立了投資者適當性管理制度,其門檻與科創板一樣為50萬元。
從新三板掛牌公司,到北交所上市公司,對於新三板企業而言,無疑是一個“質”的改變。這一點,也體現在北交所開市當天的市場表現上。10家新股的表現自不必說,開盤均大幅上漲,且多家新股觸及二次臨停;其他未停牌上市公司的成交量均同步放大,市場交投明顯更活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