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林育任:可從孫學研究思考兩岸關係未來機制
http://www.crntt.hk   2021-11-15 00:22:29
陳守仁孫學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林育任。(中評社 倪鴻祥攝)
  中評社台北11月15日電(記者 倪鴻祥)兩岸學者14日舉行孫學研究學術論壇,陳守仁孫學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林育任以孫中山的國民大會制度指出,兩岸未來維持某種形式的政治關係似乎很難避免,若有一天能到那一步,擷取民主精神的改良版全國人大應就是屆時兩岸重要民意表達、甚至是領導這個關係的重要機制。

  林育任,政治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博士,現為陳守仁孫學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琉園股份公司經管中心協理。

  今年為孫中山155周年誕辰,中國文化大學兩岸關係研究中心、兩岸關係發展協會、陳守仁孫學研究中心主辦,香港孫中山文教福利基金會、台灣極忠文教基金會協辦,14日視訊舉行“2021第三屆兩岸孫學研究學術論壇”,台北方面由澳門理工學院名譽教授、前文化大學社會科學院院長、陳守仁孫學研究中心發起人邵宗海主持。

  林育任以“國民大會”與“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之制度比較初探為題,分析孫中山思想及其時代意義時,指出“國民大會”制度目前在台灣已走向無形化,但大陸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其實與孫中山所提的國民大會有一些相似的精神。

  林育任表示,若就兩岸長遠的發展來看,從同文同種、雙方往來密切加上實質距離很近等因素觀之,未來維持一個某種形式的政治關係似乎很難避免,不論是邦聯或聯邦,過去學界多有討論,但兩岸未來不管是那一種政治關係,若有一天能到那一步,擷取民主精神的改良版全國人大應就是屆時兩岸重要民意表達、甚至是領導這個關係的重要機制。

  林育任說,國民大會制度起源於孫中山提出的權能區分學說,其中的核心精神是政權屬於人民,亦即人民透過選舉出來的國民大會來行使政權;國民大會一詞首先出現在孫中山1916年7月的“自治制度為建國之基礎”這篇演講中,後來1918年12月發表“孫文學說”、1923年發表“中國革命史”有提到。

  林育任指出,大陸的全國人大會議,在職權方面越修越好,從最初簡單數條條文、職權與組織也幾條簡略規定而已,但至今已至面面俱到,且是有兼顧人權、民主與多元文化精神,足見有長足進步,實不容易,但仍有向“五五憲草”規範學習的地方。

  林育任認為,“國民大會”制度在台灣經過6次“修憲”已變成“任務型國大”,即“修憲”任務完任後即告解散,不再屬於固定任期制,“國大”制度至此已不再有任何孫中山的理念在內,但取而代之的是全民直接行使選舉、罷免、創制、複決等4項政權,從孫中山遺教來全盤理解,也不能全然認為背道而馳。人民直接行使政權可視為因地制宜的“國民大會”進階版。 


【 第1頁 第2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