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香港現行資本主義制度是港英時期遺留的,過於崇尚自由競爭。特區政府已開始擺脫“積極不干預主義”,是在港英時期遺留的資本主義制度框架內,對於政府與市場關係做一點調整,政府承擔較前多一點責任。但是,不觸動九七前留下來的資本主義制度核心問題,即:政府執政為誰?香港發展為誰?
過於崇尚自由競爭會帶來兩個嚴重後果。其一,特區歷屆政府不敢改變香港以地產業為核心的產業結構,以至於至今香港向知識經濟轉型仍在半途。其二,特區歷屆政府在開發土地、興建公營房屋和平抑私人市場樓價等方面忌憚某些人,以至於土地和房屋問題愈益惡化。
特區政府管治和施政所存在的第三方面缺陷,是傳統行政體制脫離實際的繁文縟節和傳統公務員隊伍脫離基層的官僚作風。這些年,香港任何一個較大規模的公共設施或基礎設施項目,不僅嚴重超出預算,而且工期一再拖延。
上述第一方面缺陷,由加快培養德才兼備具管治才幹的堅定愛國者來填補。克服上述第二、第三兩方面缺陷,則必須改革港英時期遺留的資本主義制度,在特區管治班子和公務員隊伍中推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理念。
莫以為“以人民為中心”便是把香港的資本主義制度改變為內地的社會主義制度。“以人民為中心”也是西方資本主義制度先驅人物的理想。例如,美國第十六任總統林肯發表著名的《匹茲堡演說》,提出“民有、民治、民享”理念。如果民主是普世價值,那麼,“以人民為中心”也具普世性。
問題在於,當今世界,西方各國所實行的資本主義制度陷入空前困境,無法展現“民有、民治、民享”。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充分實踐“以人民為中心”,在實現第一個百年目標後邁向第二個百年目標。
同內地比,香港的管治和施政落後了,根子在於香港尚未確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理念,也就沒有體現在政府管治和施政上。為此,香港核心價值必須增添“以人民為中心”元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