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關於辛亥革命與台灣的歷史觀照
http://www.crntt.hk   2021-10-11 09:57:23
  中評社北京10月11日電/據新華社消息,台北市民大道一段高架橋下,一所始建於1900年的木屋掩隱在綠蔭裡。不遠處的台北車站人流如織,這座身居鬧市的逸仙公園裡僅遊客兩三和幾位休憩的老人。

  “逸仙公園”自然與孫中山先生有關。1900年、1913年、1918年,他三度踏上寶島台灣,第二次就下榻於此地的“梅屋敷”旅館。辛亥革命110周年之際,記者來此造訪,因為疫情,史跡陳列展暫停開放,只能漫步庭院,遙想當年……

  辛亥革命與台灣之關係,可追溯至1895年,清政府簽訂《馬關條約》,將台灣及澎湖列島割讓日本。這是近代中國最大的恥辱與最深的傷痛,直接點燃了孫中山推翻清廷、振興中華的革命激情,同年他領導興中會在廣州發動第一次起義。創設興中會時,中山先生就提出“恢復台灣,鞏固中華”。1897年,他派陳少白赴台,聯絡愛國同胞,在台北成立了興中會第二個分會。

  1900年9月,孫中山化名來台,在台北指揮策劃惠州起義,受到日本殖民當局嚴密監視,起義失敗後被驅逐。中山先生首次來台停留42天,奔走傳播革命思想,台灣進步人士深受感召。1910年,同盟會台灣分會成立,隔年4月廣州起義參加者中就有台籍會員許贊元等,後來又有蔣渭水、連橫、賴和等70餘位台籍人士加入。

  1911年10月10日,武昌城頭槍聲響起,拉開了中國完全意義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9天後,澎湖漁民章吉輔駕船突破日軍封鎖,前往大陸參加革命軍。台灣學者陳三井說:“武昌首義消息傳到台灣,日人統治下的台灣同胞莫不翹首西望,興奮異常,繼之投效祖國者,日有數起。”

  1912年元旦,孫中山向中外宣示:“中國如不能收複台灣,即無法立於大地之上。”受辛亥革命鼓舞,台灣同胞民族自尊心大增。史料記載,當年島內民眾奔走相告,購買孫中山、黃興等人畫像和武昌起義圖片,掛於廳堂。台灣愛國志士更看到擺脫外族統治、複歸祖國的希望,1912至1915年間,南投、嘉義、台中、台南、苗栗、台北等地反日武裝起義此起彼伏。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