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洪雯答中評:港府需從小政府轉變成有為政府
http://www.crntt.hk   2021-10-06 00:21:32
全國港澳研究會會員、香港國際金融學會研究員洪雯博士(中評社圖片)
  中評社香港10月6日電(中評社報道組)全國港澳研究會會員、香港國際金融學會研究員洪雯博士不久前受邀出席“中評大咖講書”第四期學習活動,在回答中評社記者有關香港政府角色的問題時指出,港府歷來是“小政府”,但在新形勢下,香港政府需要轉型成一個“有為政府”,逐步介入到經濟發展中,推動“二號香港”產業結構轉型和實體化。在發展科技產業和2.5產業的過程中,她建議港府放下身段,向珠三角城市學習招商引資,主動為龍頭企業制定優惠政策及提供服務,吸引它們落地香港。

  中評社記者提問道,香港一直是“小政府、大市場”的發展模式,您認為香港政府轉型成為有宏觀調控能力的“大政府”,是否會面臨一些挑戰呢?是否會影響香港繼續維持自由港的優勢?

  洪雯回答道,第一,如果仔細分析一下香港作為自由港所包含的內容,它包括了資金、貨物、資訊、自由來往,這些跟政府功能的改變沒有衝突。政府引導經濟,制定經濟發展計劃並不影響自由港的這幾個功能,所以自由港和政府作用這兩者並不具備必然的關聯。

  第二,其實港府未必要變成一個大政府。香港政府歷來是一個小政府,多年來的經濟轉型也好、發展也好,都不是政府規劃出來的結果。政府沒有規劃經濟的傳統,也沒有規劃的能力,讓它轉型成像內地式的政府,或是新加坡家長型的政府,暫時也做不到。但是香港政府可以轉型成一個“有為政府”,從所謂的不干預、無為,轉變為“有所為有所不為”,逐步介入到經濟發展過程中。這種“介入”並不是規範企業怎麼運作、規範資本怎麼流通、規範市場怎麼運行,而是提供一個發展的藍圖,這不僅有利於引導經濟發展的方向,還可以推動“二號香港”產業的結構轉型和實體化。

  洪雯表示,香港經歷了幾場大的社會運動,社會非常撕裂,產業發展藍圖相當於是一塊踏腳石,讓整個社會的持份者可以參與到這個過程中,政府可以充分地engage(溝通和交流)各個持份者,讓年輕人表達他們的理想,讓家長表達對孩子的期盼,政府則可以從中瞭解社會各界的想法。這是一個目標,也是一個手段,讓兩個香港走上彌合之路的手段。我認為政府可以參考。
 


【 第1頁 第2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