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民進黨的認知作戰:理論、現實與操作
http://www.crntt.hk   2021-10-03 00:16:16
 
  同樣的,由於網路社群具有“認同”的特性,就適用到21世紀的衝突與戰爭的操作場域。這是因爲當前的衝突與戰爭,充滿各種超乎傳統思維的運用方法與執行手段,除了採取傳統軍事攻擊、政治心理宣傳、經濟制裁脅迫、恐怖主義威脅等方法外,更可以把“網絡(Cyber)”融入戰場內,這使得原本在定義與用法已經獲得共識的現代軍事作戰準則遭到劇烈的衝擊,這在後來被西方國家稱爲“格拉西莫夫準則”(Gerasimov Doctrine)。〔15〕

  換句話說,社群媒體由原本提供社會大眾從事人際交流、意見觀點交換、創作或經驗分享,亦或作爲政治宣傳工具的虛擬交流平台,搖身轉變成爲具有強大殺傷力的武器,其威力可能更勝於現實世界中實體武器所造成的傷害。〔16〕

  它的特色是恐懼感與日俱增、危害悄然無息、作戰不見硝煙,主要是掌握各方新聞輿論,儘可能地贏得國際社會或內部特定族群的廣大支持,用來鞏固政治操作的合法性,同時凝聚、激發民眾對於敵對方產生同仇敵愾的高昂士氣,以奠定政權穩定的基礎,進而將這種超出軍事領域的非軍事手段運用在執政者政權的鞏固上。

  相較於過去的“輿論戰”,現今在“認知戰”上的運用方式,更從報紙、雜誌、廣播、電影和電視等傳統的大眾傳播媒介,〔17〕轉而將文字、圖片、聲音及影像等內容,利用網路即時、快速與無遠弗屆的資訊負載能力爲管道來大量發送、推播,期望增加閱聽大眾,並企圖誤導民眾認知,以擴大影響的效果,重點在於其能量(forces)、動力(dynamism)跟速度(speed)之上。

  在資訊全球化的時代,“認知戰”所形成的“網絡效應”(network effects)既深且廣,可以說,台灣民進黨政府的認知作戰,其實便是將過去的“輿論戰”、“心理戰”和新媒體時代的“網路戰”三者融合,並昇華爲一種政治作戰,仍是以選舉考量及民粹思維出發,主要受眾對象是台灣民眾自身的感受與認同,所以簡單來說,也就是民進黨政府的“大內宣”。

  尤其現今人手至少一支智慧型手機,人們使用手機來獲取資訊的比例,相較於透過閱讀報刊、收聽廣播及收看電視的時間還多,此種利用數位網絡技術,藉由網際網路爲載體,以手機、電腦資訊設備等爲傳遞終端,向目標群體提供特定或經過編改的訊息,使目標對象內部造成混亂與對立的傳播型態,已使傳統大眾媒體的形式、內容及類型產生變化。〔18〕

  民進黨政府的認知作戰,係利用隱蔽身分的網路組織,於網路社群媒體流傳假新聞與爭議的抹黑議題來進行網路輿論攻擊,發動輿論包裝其行動與目的、影響認知造成對立,爲迎合特定政策與目的而偏離客觀事實,以便營造有利議題,引導輿論導向,進而使泛指各個機構、組織、團體,乃至於個人在內的目標對象,對於本土政權及台灣主體意識產生共同的正向認知,以藉此操縱輿論達到其政治目的。

  與傳統常規作戰不同的是,認知作戰中的重點目標是台灣社會中的“人群”,不需藉由耗費大量經費來研發新型的武器裝備系統,僅需使用現有設備、工具及結合創新思維與技術,便可以影響民間團體、特定社會族群與關鍵決策者。簡單來說,也就是在手上現有可利用的資源中,什麼樣的方式能打贏就用什麼方式,什麼樣的手段能戰勝就用什麼手段。〔19〕

  叁、認知作戰製造煽動議題引發社會對立

  隨著智慧型行動裝置高度發展和使用者對數位產品依賴日增的情況下,相較於傳統媒體單純的文字敘述和枯燥單向的內容傳播而言,社群媒體更易於引發共鳴,它所造成的輿論效應,具有更高的穿透性、渲染性與可接受性。

  輿論資訊在現今網路科技的傳播下快速流動和散布,假使經由特定政治勢力依其政治目的,將惡意、刻意編造的不實訊息經由網路傳遞來做偏誤、詆毀、污衊式的報導,並以言論自由爲名作爲掩護,實施認知領域攻擊,引發民眾對立,成爲蓄意操弄大眾的輿論效應,就極易激化民粹橫行或濫用言論自由,造成社會各族群與階層間因價值認知的不同而造成誤解、衝突、不信任,甚至是仇視、分化及裂解。

  在過去傳統媒體時代,傳播媒介是由報紙、雜誌、廣播、電視等所構成,其內容均由提供該內容的媒體全權負責編纂。因此,各類傳統媒體均有義務,也有責任爲閱聽大眾把關,擔任稱職的訊息“守門人”(Gatekeeper)重要角色,對於訊息來源與內容必須先行加以審核,以過濾掉不實訊息或蓄意製造的假新聞,才能傳播給閱聽大眾。〔20〕此舉即便無法完全遏止具攻擊性的惡性訊息或做到絕對詳盡的審查,但至少提供給大眾的訊息內容,仍能保有一定程度的客觀性與正確性,相對地也能減少惡意訊息的傳播。

  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透過網路內自行集結的各個社群所產出的內容和由社群內部產生內容的媒體組織,即所謂的“社群媒體”隨之孕育而生,在社群媒體內,大眾用戶藉由網路所提供的虛擬社區網路平台,可以透過文字、圖像、影音等方式,在其中自由地進行創作發表、意見交流、提供觀點及經驗分享,並將內容傳散至無遠弗屆的全球網路空間,此特徵也就形成與傳統媒體之間最顯著的區別,那就是用戶享有自行選擇資訊及編輯內容的權利。

  在這樣的網路環境中,社群媒體的蓬勃發展,促成了諸如“阿拉伯之春”的“顏色革命”(Color Revolution)興起,但是,隨著個人言論與意見的廣泛擴散,資訊的製造與傳播在缺乏統一、客觀、公正的守門人審查制度及公開機制的管理,並在特定團體、駭客組織策劃操控下,致社群媒體所散布的內容,逐漸充斥著批評異己論點、傳播不實謠言、爆料抹黑攻擊、激化仇恨情緒及散播政治對立言論。

  大眾在忽略查證、無法辨別,甚至是拒絕溝通的情況下,阻絕並屏蔽了其他意見不同的論點,形成兩極或是多極群體的“同溫層”(Filter Bubble)對立,〔21〕讓原本傳遞自由民主思想的社群網路,成爲了可以相互攻擊、引起鬥爭或控制群眾的世界,變質成爲威脅自由民主的利刃。尤其是透過網路平台實施輿論攻擊,造成的心理層面上的影響和效益方面更是重大。

  因此,民進黨政府將假訊息與假新聞打造成爲具有穿透力、滲透力與影響力的無形武器,並利用台灣自豪的民主社會所形成的自由機制與言論保障作爲跳板,向目標對象進行含有政治目的的打擊與分化,造成社會的族群對立、認知誤解,不祇挑起民粹橫行,更是破壞了台灣社會的言論自由環境。

  先以輿論進行認知操作、再形成網路輿情帶風向,特定親綠媒體爲了某些原因或利益,在報導某一事件發生經過的全貌時,僅選擇性曝光所要呈現與公開的部分事實,對其不利的部分則避而不談,或者完全省略,〔22〕也就是新聞學中的“框架理論”(Framing Theory)。同一事件中,媒體可以選擇性決定報導的內容,報導內容雖都是事實,然而並非爲整體事實的全貌,由不同的角度切入,採用不同的敘事方式,片面地選擇性記憶所想要的內容,即會產生不同甚至是相反的效應和結果。〔23〕

  按照日前遭到曝光的民進黨側翼網軍內部教戰守則來看,其主要手法在內容上爲利用大眾普遍不在意事件背後真相的習性,直接在網路上散播經編纂、選擇過的片面資訊,將正面而有利於己的議題,給予贊同並大量轉貼,對於負面且不利於己的批評則集結廣大的認同者予以反擊。

  而在操作方式上,則是運用各個社群媒體的演算法收集數據,將想要呈現的特定議題,不斷地將該則資訊置於內容頁面的最頂端,藉此掩蓋其他內容來提高曝光度,通過增加閱讀率達到引導輿論風向的效果,並透過點閱率炒熱特定議題,將議論度推上高峰,以獲取大眾的關注,也就是類似於“衝人氣”的模式。

  社群媒體與傳統媒體相較的獨特之處,是因爲它被廣泛使用的同時,其審查又相對地難以嚴格落實。儘管許多社群媒體公司建立了某些內容審查機制(例如禁止傳播不當或仇恨言論、暴力或裸露內容的圖文或影片),但面對如此龐雜大量的資訊流,僅透過公司內部自行規劃的監管機制,卻缺乏輿情研判、分析和法律約束的數位治理規範,相較於傳統大眾傳播媒體(諸如報紙、廣播電台和電視頻道)對於分享、傳遞內容的審查限制而言,還是相對缺乏與不足的。

  因此,通過大舉入侵社群媒體平台,並持續發佈各式各樣不同面向的訊息,意圖在公共政策議題及特定意識形態等方面製造和煽動令人難辨真偽的輿論風向,讓原本開放的網路言論空間與唾手可得的各類訊息,變得難以辨別真偽,立即在流通迅速的社群媒體群組中造成無法估量的影響,使事件擴大而燎原蔓燒,讓一場輿論惡戰在社群媒體中上演,更顯示出了台灣向以自豪的民主體制基礎不穩、民主轉型尚未鞏固的脆弱性。

  當人們刻意迴避與自己意見不契合的想法,同時又不斷尋找、關注符合自身立場和觀點的貼文訊息時,會認爲眼前所見的內容即是支持與肯定自己評判的最好例證,此時即易因沉浸其中而產生錯誤認知。〔24〕另外,因爲“團體思考”(Groupthink)而僅爲獲取接納和認同,害怕遭受孤立而選擇噤聲,導致群體中祇存在聲音越來越大的主流意見,懷疑與反思批判的想法最終勢將逐漸消失在附和或沉默之中,也形成了所謂的“沉默螺旋”(Spiral of Silence)效應。〔25〕

  有鑑於此,要能跨越出同溫層才能使自己具備更加全面的思維邏輯,以及客觀的事實與價值判斷,避免因同溫層效應而遭到惡意分子愚弄與操控。因此,要跳脫同溫層中的舒適圈,首先就必須要“學習傾聽”跟“聆聽對方”,而不是什麼事祇要聽到“愛台灣”或者“中共的陰謀”便選擇性地略過。

  畢竟,沒有人能百分之百斷言自己凡事都是正確的,所以需要與不同的聲音對話,學習接納他人的觀點,建立容納矛盾觀點的心胸,即使會不舒服、不愉快,甚至可能感受到侵犯,但透過聆聽來體會對方的想法,可避免陷入群體迷思的循環之中。〔26〕

  同時,還要儘可能地拓展取得資訊的管道,並增加接觸不同觀點資訊的頻率,隨時以批判和反思的態度來面對所獲得的媒體資訊與知識,學習對任何資訊抱持懷疑態度並與不同領域或階層的人士交流互動,以避免陷入同溫層泥淖而框限思考與辨證的能力,〔27〕如此方能跳脫綠色政權與綠色媒體的認知戰操作。

  民進黨對於認知作戰的操作,越來越多的被曝光在台灣人民眼前,這不僅逐漸在抵消民進黨飼養網軍的功能,也消弭他們在台灣人民心中的信任感。就以2021年5月份新冠疫情大爆發以後,民進黨還是想要依靠網軍扳回人民的信任度,但是被曝光的案例,已經明顯的讓民進黨的聲望不斷的在下降。我們就以兩個最近發生的實例,簡單作爲理解民進黨認知戰的操作模式。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