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優化產業鏈協作是當務之急
http://www.crntt.hk   2021-08-26 08:11:19
  中評社北京8月26日電/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是與時俱進提升中國經濟發展水平的戰略抉擇,也是塑造中國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新優勢的戰略抉擇。在此過程中,提升供給體系對國內需求的適配性,打通經濟循環中存在的“堵點”和“斷點”,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的完整性,特別是強化產業鏈對國內大循環的支撐能力,尤為重要。

  經濟日報發表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產業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徐建偉文章稱,經過多年發展,中國已形成規模龐大、配套齊全的完備產業體系,是全球唯一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中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同時,中國產業鏈競爭力不斷增強,進一步提升產業鏈現代化水平基礎扎實、優勢獨具。還要看到,面對更趨複雜嚴峻的外部環境,以及國內經濟恢復仍不穩固、不均衡等挑戰,加之全球疫情仍在持續演變,中國產業鏈不穩不優不強的問題愈加凸顯。在此背景下,增強產業鏈自主可控能力更顯重要和緊迫。

  文章介紹,當前,隨著全球政治經濟格局深度調整、國際競爭日益加劇,中國產業鏈運行中的一些風險不斷顯現,存在部分核心零部件及重要材料供應緊張、關鍵技術領域國際合作空間被壓縮、傳統出口產品遭遇經貿摩擦等問題,這也暴露出國內產業鏈協作存在一些“短板”。

  比如,鏈主型企業、生態主導型企業等是構建產業鏈的關鍵中樞,但中國缺少能夠主導產業鏈構建的鏈主型企業。近年來,國內一些平台型企業快速成長,在構建產業新生態上起到了積極作用,但其在資源整合、業態模式等方面還處於探索的過程中,存在互相模仿、重複建設等問題。

  又如,一些地方和企業鏈群存在封閉發展的傾向。部分地區不顧自身發展條件,競相提出自建世界級先進製造業集群,提出打通從科技創新到轉移轉化,再到產業化和推廣應用全過程的目標。還有許多企業各自推進建設自我主導的產業生態圈。這種鏈群封閉發展,有可能導致過度競爭、市場碎片化等問題,也不利於構建鏈群協作體系和良好的競爭生態。

  再如,本土企業在產品供需互動、技術合作開發、新品推廣應用等方面存在明顯不足,國內自主建鏈任務重、成本高、難度大。由於深度融入全球分工體系,部分國內企業與國外零部件供應商、品牌運營商、終端零售商等合作緊密,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國內不同產業和環節間的相互銜接,“有產業缺關聯”“有企業弱協作”的現象比較突出。

  文章指出,對此,我們需在堅持做好國際產業鏈協作的同時,關注和加強本土產業鏈協作,不斷強化內生自主的產業關聯。這既是大力推動產業鏈現代化的重要途徑,也是穩定產業鏈並增強其韌性的關鍵一環。為此,需要深化國內不同產業和領域、環節間的技術、產品與市場的聯繫,積極推動建鏈、補鏈、強鏈、拓鏈,實現國內產業鏈穩定高效協作,為提高產業鏈現代化水平打好基礎。

  一是推動產業融合發展。建立和加強本土產業鏈協作,彌合產業鏈協作的“斷點”,推動關聯產業協作聯動發展、深化先進製造業與現代服務業融合發展、加強新技術對製造業滲透的深度和廣度。通過融合發展,強化關聯產業在技術、產品和市場上的協作聯動,形成製造衍生服務、服務支撐製造的良性循環,推動產業發展模式轉型與鏈條結構重塑,不斷提高產業鏈的暢通循環能力和韌性。
 


【 第1頁 第2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