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在“振興國貨”的歷史中看到中國製造業的未來
http://www.crntt.hk   2021-08-07 08:36:18
  中評社北京8月7日電/最近幾年,買國貨、用國貨的觀念,再度在年輕人中流行開來,為蓄勢已久的“國貨崛起”吹響了又一波衝鋒的號角。這裡之所以要加上一個“又”字,是因為自近代以來,“振興國貨”的口號已數度登上歷史舞台。只有讀懂“國貨”的過去,中國製造業這艘“大船”,才能穿透歷史的迷霧,駛向前景更加廣闊的未來。

  從字面意義上看,所有國產商品都可以被稱為“國貨”,因此,在國際市場形成之前,中國人在幾千年的歲月裡,消費的都是不折不扣的國貨。然而,作為符號與標簽的“國貨”概念,並非古已有之——直到1894年,兼有啟蒙思想家和實業家兩重身份的鄭觀應,才在名作《盛世危言》中為“振興國貨”的思想種下萌芽,“首為商戰鼓與呼”。從歷史背景上看,正是因為大批“洋貨”湧入中國市場,國人對“國貨”的認知才日益清晰起來,因此,“國貨”這一概念自誕生起,就注定要與“洋貨”並列,在比較和競爭中證明自己的價值與存在。

  由於工業革命發生於西方,近代中國又在多場帝國主義侵華戰爭中接連戰敗,早期國貨的市場競爭力很難與洋貨抗衡。儘管在帝國主義放鬆對中國經濟侵略的短暫時期,民族資本業實現了表面上的繁榮,但這並不等於國貨戰勝了洋貨。當時的中國,既不掌握關稅自主權,也沒有成體系的產業政策和工業思想。一場又一場的“國貨運動”,就像潮起潮落。

  五四運動期間,出於對日本帝國主義的憤慨,社會各界掀起了規模空前的“抵制日貨”“提倡國貨”浪潮,此後兩年,日本對華出口一度顯著下降。但是,國貨並未就此將日貨踩在腳下,日本對華出口很快迎來回升。這並不是因為國人的愛國熱情不持久,而是因為當時的中國製造業,根本不具備替代進口商品的條件。低廉的關稅、門戶洞開的政策、各種不平等條約的存在,都為洋貨的傾銷大開方便之門,彼時基礎薄弱的國貨,自然難以與之抗衡。

  回望近現代史,一代代民族資本,前赴後繼地追求著“國貨戰勝洋貨”的宏願。其中,不乏富有行動力的“國貨先鋒”,更不缺少可歌可泣的“國貨故事”。這些行動的動力來源,更多的是國人的民族情懷。實業家與民眾空有一腔愛國熱血,卻因為國家的孱弱和政策的短視,遲遲無法建立能夠扶持國貨茁壯成長的商業模式,也就無法讓國貨真正“支棱起來”。

  新中國成立後,中國終於在國際社會上挺直腰板、“站”了起來。對國貨事業而言,這意味著中國終於可以重新制定系統性的產業政策,為各類工業產品的國產化、規模化掃清障礙。一座座工廠迅速在全國各地拔地而起,幾乎覆蓋所有人民日常生活所需。到改革開放前,中國已經擁有一個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

  然而,一個健康的產業政策,不能只有扶持而缺乏競爭。改革開放後,隨著市場的開放,國貨很快就被進口商品分走了巨大的份額。許多曾是數代人“共同回憶”的國貨品牌,先後折戟沉沙、銷聲匿跡。眾多不為銷路發愁的國營工廠,突然就陷入了經營困境。即便是那些在競爭中生存下來的老牌子,或是誕生於改革開放時代的新生國貨品牌,也常常被消費者視為“中低端”,只能作為進口貨的“下位替代品”存在。這樣的局面,不僅給國產製造業澆了一盆冷水,也給“振興國貨”提出了全新挑戰。

  正是通過改革開放以來市場的不斷錘煉,不少“中國製造”靠著質量與創新成功向“高端”轉型,甚至成為國際市場的領軍者。作為崛起中的大國,中國人對國貨的期待從來不是“小富即安”,而是希望國貨有朝一日能在國際舞台上引領技術、引領潮流、引領時代。為此,國貨必須在競爭中找到突破、超越的路徑,以實力擊敗對手。

  來源:中國青年報  作者:楊鑫宇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