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再識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路徑選擇
http://www.crntt.hk   2021-07-04 11:17:19
  中評社北京7月4日電/據經濟日報報道,“十四五”時期,我國推動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面臨許多新課題。我國人多地少、小農戶經營特點突出,有類似資源禀賦特征的日本、韓國等國在農業現代化進程中曾大幅降低食物自給率、發展高附加值農產品。在必須保障糧食自給率的情況下,如何走出一條中國特色的農業現代化道路?新冠肺炎疫情和地緣政治變化給全球糧食安全帶來新挑戰,如何應對?新時代鄉村建設如何統籌高速發展與綠色轉型?帶著這些問題,我們邀請了專家和地方領導進行深入探討,從不同角度為我們探尋實現鄉村產業振興的現實路徑。

  主持人:經濟日報社編委、中國經濟趨勢研究院院長 孫世芳

  農業農村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原主任 宋洪遠

  主持人:黨中央明確提出到2035年鄉村振興要取得決定性進展,農業農村要實現現代化,在我國特定的國情、農情背景下,如何進一步深化認識我國實現農業現代化的路徑選擇和制度創新?

  走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

  杜鷹(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原黨組成員、副主任):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實現農業現代化有兩個明顯約束。

  一是供給側的組織結構。與日本、韓國等國類似,我國的農戶屬於典型的東亞小農戶類型,有四個基本特點。小規模,目前全國2.2億農戶戶均經營的土地規模只有0.5公頃,加上流轉的土地,也僅有0.7公頃。半自給,我國很多農戶不是為賣而生產,而是把家庭消費剩餘的農產品在市場上出售。兼業化,2019年,農業收入占農戶總收入比重的平均數是36%。非法人化,發達國家的農場主有法人資格,而我國的農戶多是自然人,在市場競爭中處於劣勢地位。

  二是“人多地少水更少”的資源禀賦特征。人多地少,戶均經營規模小,不利於生產的標準化和市場化。儘管面臨多重約束,當前,我國農業領域也出現不少有利於現代化發展的階段性變化。

  農業的物質基礎和裝備條件顯著改善。進入新世紀以來,國家加大對“三農”的投入。國家對重要農產品實行保護性收購政策,先後啟動了新增千億斤糧食生產能力、高標準農田、水庫除險加固、動物疫情防治等重大農業工程。

  在農業結構性矛盾倒逼和消費需求升級的拉動下,農業產業結構變革深入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成為趨勢,為農業注入新要素、新技術,農業出現新業態、新功能。

  新型經營主體大量湧現,土地規模經營加速。截至2019年年底,我國承包耕地流轉率達到36%,全國各類新型經營主體總計300多萬戶。實現土地的規模經營不僅靠土地的流轉,還有托管,全國約有36.9萬家社會化服務組織為農民提供托管半托管服務。

  2004年至2019年間,我國農業與非農產業勞動生產的比值從6.85倍逐漸下降到4.38倍。相較過去,農業勞動生產率已經進入了一個更快提升的階段。

  未來,推進我國農業現代化要立足國情農情,可以從五個方面著力突破。

  第一,正確處理糧食安全和發揮比較優勢的關係。資源禀賦局限叠加特殊的國際環境,必須保持糧食高自給率,這為我國農業現代化帶來了系列複雜問題。既要發揮比較優勢,又要確保糧食安全。

  一方面,我國必須堅持以我為主的方針,飯碗裡主要裝中國糧,不能片面強調比較優勢,不能照搬日本和韓國的發展路徑。

  另一方面,要全面準確理解糧食安全戰略,根基是能力安全,核心是口糧安全,本質是食物安全。能力安全又分為三個方面能力,第一是綜合生產能力,第二是儲備調節能力,第三是國際資源掌控能力。我們國家的糧食安全並不是要求全部自給,而是應該更加主動更加自覺地利用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統籌安排好國內的生產結構和生產力布局。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