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袁鶴齡。(中評社 資料照) |
中評社台中6月23日電(記者 方敬為)台灣本土新冠肺炎疫情爆發,民進黨政府防疫失能,加上疫苗缺乏,民調好感度下跌,但中國國民黨的好感度卻未能上升。中興大學“國家政策與公共事務研究所”教授袁鶴齡接受中評社訪問表示,民眾討厭綠營未必轉為喜歡藍營,尤其國民黨近期在議題的操作,較無法打在痛點上,與台灣民眾黨的表現相形見絀,這是藍營的警訊,假如調整不來,恐怕8月底4項公投案都難以達標。
袁鶴齡,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政治學博士、美國俄亥俄大學國際事務碩士、東吳大學政治系學士。現任中興大學“國家政策與公共事務研究所”教授、中興大學EMBA兼任教授、中華台商研究學會理事長,曾任台中科技大學教授兼國際事務長等職。
蔡政府在新冠肺炎的防疫作為備受外界質疑,《美麗島電子報》6月份民調顯示,民眾對民進黨的好感度為42.0%,比上個月減少了5.3個百分點,反感度則達47.3%,比上個月增加6.4個百分點。但民眾對國民黨的好感度卻只有31.5%,僅增加了0.1個百分點,反而是台灣民眾黨的民眾政黨認同屬性,從4.3%成長到7.6%。
針對藍營的民眾好感度無法趁勢提升,袁鶴齡表示,因為大眾對民進黨的疫苗政策或是防疫政策不滿,並非代表就會轉而支持國民黨,這是兩回事,A的相對是“非A”,但A相對並不是B,民眾討厭A不代表就會喜歡B。
國民黨之所以會有此困境,袁鶴齡認為,首先是藍營只是在野黨,沒有行政權,不具行政工具,只能監督政府而無法產生實效;其次,藍營在立法院上無席次優勢,即便有政策主張,但無法產生政策影響力;最後則是,議題的操作上未能打中痛點,且無法統整藍營的執政縣市政府共同發動議題,導致聲量上不來,也就沒辦法取得正面好感度。
袁鶴齡提到,雖然國民黨有先天上的限制,例如在野、沒有國會席次優勢等,但可以發現,有相同問題的台灣民眾黨,其政黨聲勢反而逆勢上揚,從此對比,可以凸顯出國民黨在議題的操作能力相對薄弱,也透露出藍營的警訊。
他說,台灣民眾黨主席柯文哲因為具有台北市長身分,加上本身有醫療專業,疫情指揮表現可圈可點,相關處置作為非常明快,挑戰民進黨官方防疫政策,製造許多話題。這種個人英雄式的作為,很容易創造政治聲勢,如此情況也就帶動了民眾黨整體氛圍,加上民眾黨不分區立委蔡壁如、高虹安等在議場的表現也不錯,政黨氣勢上揚,也反映到民調指標上。
國民黨方面就欠缺相關表現,可惜了,袁鶴齡說,藍委在議場的質詢經常沒有抓到重點,沒有打在要害,雖然多有抨擊但缺乏建設性或實質效益,也許有創造聲量,但負面居多,也就沒有把握機會提升政黨好感度。
尤其藍營明明有14個執政縣市政府,但卻無法像柯文哲那樣創造聲量,根本原因在於,黨中央未能統整地方政府資源,導致各首長單打獨鬥,例如新北市長侯友宜雖然處置作為明快,個人民調上揚,但所屬政黨卻沒有加分,又例如像台中市長盧秀燕雖然做得不錯,但作風低調,也沒辦法成為亮點,這是藍營的問題所在。
袁鶴齡認為,國民黨沒辦法提升政黨好感度,接下來8月底舉行的4項公投案投票,可能氣勢喪失,目前公投4個案到底過不過、要不要投?對百姓來講,已相對不重要,因為當前大家關注的焦點是疫情何時結束、何時有疫苗可打?但藍營在疫情相關話題上無法製造聲量,又難以重燃大眾對公投的關注,對國民黨而言會是棘手狀況。藍營之後或許要針對公投案進行兵棋推演,審慎評估推動策略,否則恐怕未能拿到防疫聲量,也失去公投案話語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