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碳中和”給經濟學提出哪些新問題
http://www.crntt.hk   2021-05-12 08:42:45
 
  二

  回應經濟實踐是經濟學發展的根本任務。筆者認為,實現碳中和目標,經濟學需要對以下具體問題做出回答:

  碳中和目標如何改變生產函數。談及經濟增長,常會提到“索洛模型”,該模型強調經濟增長依賴資本和勞動力的投入增加以及全要素生產率(TFP)的提升。但是,在碳中和目標下,“碳要素”可能會從一個約束條件變成一個重要的生產要素,成為與資本、勞動力並列的生產要素。若如此,“碳要素”將會對生產函數從而經濟學的發展提供新空間。

  碳中和目標會對經濟社會發展模式、產業和區域的動態發展產生怎樣的影響。以金融行業為例,碳中和目標會引起金融體系的變化。比如,在金融產品和服務上,會有更多更好的綠色債券、綠色貸款等湧現出來;會改變金融中介服務流程及背後的金融思維,更多圍繞碳定價、碳交易等活動提供金融服務;會推動綠色銀行等新型金融組織形式的創新。

  如何計算實現碳中和目標需要的投資額、資金來源、投資結構和投資回報率,如何設計相關金融產品與服務。目前估測,我國要在2060年實現碳中和,需要一百萬億元以上的投資,每年的投入相當於GDP的3%。但是資金來源、投資領域、資金效率等問題都需要金融學進行具體分析。

  如何計算我國碳排放的社會成本,不同政策和技術情境下的成本—收益分析有何差異,如何制訂碳交易機制和優化方案。碳中和不僅是技術問題,更涉及激勵機制創新,好的激勵機制可使企業、個人及地方政府有動力有意願做出與碳中和目標一致的行為調整。比如,可以用碳匯和碳金融的方式,引導債券發行、股權融資向著有利於實現碳中和目標的方向做出配置。但市場機制如何設計、稅率如何設定,這些問題都將是新的挑戰。比如,“碳價”很難在全國範圍內統一設定,畢竟單位二氧化碳排放的經濟影響在不同地區差異較大。再比如,如果為了完成目標需要削減一些行業的產能,如何平衡穩就業和碳排放,同樣是各級政府面臨的一項挑戰。

  此外,如下問題也需要學界做更深入的研究:如何構建碳中和的產業路徑和區域協調機制,比如,如何基於投入產出的定量研究選擇輕重緩急的產業發展順序,如何基於區域經濟特征確定碳中和過程中生產力布局、經濟布局、財稅轉移等;研究碳中和的商業場景和模式創新,比如,基於能源生產端和技術端的創新、能源生產消費結構改變趨勢、消費端生活習慣和偏好的變化,研究市場機制在重點區域、重點行業形成的微觀商業場景和商業模式;研究數字經濟與碳中和的關係,比如,大數據應用如何提高清潔能源技術的應用收益和成本下降空間、區塊鏈應用如何提升碳排放的透明性;如何推進碳中和國際合作;碳價格會對未來的匯率制度產生怎樣的影響等。

  來源:光明日報  作者:劉俏(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院長)



 【 第1頁 第2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