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康熙不僅是君王還是高產水稻培育專家
http://www.crntt.hk   2021-04-02 15:08:05
  中評社北京4月2日電/據《科技日報》報道,我國是農業大國,水稻栽培的歷史悠久。我國古代統治者都非常重視水稻品種的更新和產量的提高,其中貢獻較大者要屬清代康熙皇帝。他通過採取科學試驗的方法,不僅發現並培育出了優質水稻品種——禦稻米,而且成功地在我國不同地方進行了推廣。

  康熙皇帝所撰《康熙幾暇格物篇》之禦稻米部分,較為詳細地記載了康熙發現和種植禦稻米的過程。他在豐澤園(今故宮博物院西側)裡種植了數畝稻田,每年春天種植河北玉田縣的穀種,到九月份的時候開始收割。康熙二十年(1681年)六月下旬,他在田間行走時,突然發現有一顆穀穗“鶴立雞群”,不僅長得特別高,而且其中的穀粒已經成熟。於是康熙帝把這顆特殊穀穗的種子藏起來,第二年再種植,以檢驗這株特殊的水稻是否仍能早熟。結果在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六月,這顆穀穗又結滿了穀粒,且比其他穀穗早熟3個月。康熙大喜,立刻下令推廣種植這種稻穀。由於這種稻穀米粒長、顔色微紅,又是康熙皇帝親自發現的,因而被命名為禦稻米。另據清代史料《聖祖仁皇帝聖訓》卷三十記載,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四月二十二日,康熙帝在豐澤園澄懷堂召見尚書庫勒納等人,問他們進門前是否看到了自己種的試驗田?眾大臣回復說看到了,並驚嘆稻穗這麼早就長得如此茂盛。這說明康熙開展禦稻米種植試驗已持續10年,且效果很好。豐澤園水稻試驗成功後,康熙還在京西玉泉山、暢春園等地培育禦稻米,均獲得了成功。

  康熙在北京成功培育禦稻米後,又向長城以北的地區推廣禦稻米種植技術。據《聖祖仁皇帝庭訓格言》記載,康熙帝認為熱河(今承德)避暑山莊所處的地方水土肥美,但是當地人只種植糜、桑、稗、稷等農作物,而不種水稻,其主要原因在於那裡天氣冷,進入白露節氣後,水稻就不能成熟了。不過他認為自己培育的禦稻米生長周期短,有可能在白露節氣前實現收割。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康熙開始在避暑山莊進行禦稻米種植試驗,結果獲得了大豐收。據清代官員於敏中撰《欽定日下舊聞考》卷一百四十九記載,禦稻米在避暑山莊培育成功後,每年避暑時節,不僅能供宮廷人員食用,而且還有盈餘。康熙在避暑山莊成功培育出禦稻米,打破了長城以北地區無霜期短、不適合種植水稻的歷史。
 


【 第1頁 第2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