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諸大建:循環經濟應該是一個動詞
http://www.crntt.hk   2020-12-06 09:11:34
  中評社北京12月6日電/如日本作者三浦展《第四消費時代》一書所說,一個社會,從不發達走向發達,會面臨物質從稀缺到飽滿再到閑置的三部曲。物品閑置背景下的消費方式,在可持續發展理念引導下,需要出現這樣四個變化:從用完就扔的線性經濟到舊物回用的循環經濟;從擁有經濟的重資產生活到追求共享的輕資產生活;從重視經濟效用到重視非經濟效用;從個人化郊區生活到協作型城市生活。

  具體而言,前工業化和城市化的階段(城市化率小於30%),社會生產力低下,物品往往是稀缺的,因此消費模式有“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的回用習慣,這是樸素的循環經濟;到工業化和城市化的主導階段(城市化率在30%-70%之間),生產力大發展,社會擁有物品開始豐滿,消費模式開始走向喜新厭舊和用完就扔,出現了大量的生活垃圾,其中有的是真正的垃圾,有的則是沒有用過就扔掉的物品。一般而言,城市化本身又分為兩個階段,郊區化是私人擁有生活的高峰;但到城市化的後期即城市化大於70%的時候,社會開始思考如何利用閑置物品的問題,有可能進入高水平的循環經濟發展階段。

  中國目前處在哪個階段?中國當前基於常住人口的城市化率是60%,一方面,社會的物質需求仍然需要得到滿足;另一方面消費上也出現了“買買買”“扔扔扔”的浪費現象。不過,緣於互聯網的普及、環保消費理念的浸潤、閑置交易平台的搭台唱戲,閑置經濟已經大規模向我們走來。目前閑魚二手交易有2000億元的規模,不用到2035年城市化率達到70%以上的時候,基於平台的C2C交易就有可能達到和超過萬億級的規模。

  一般而言,閑置物品的循環經濟解決之道,可以有三種方式:一為所有權的轉讓,比如在閑置交易平台買一輛二手車;二是使用權轉讓,比如到租車平台租輛車;三是使用權共享,比如掃碼騎個共享單車。而無論哪種方式,都可以推動社會進步,實現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綠色發展。

  閑置交易的意義,也有三重性:經濟的、環境的、精神的。在物品稀缺階段,舊物利用主要出於經濟考量,直白地說就是勒緊褲腰帶節儉過日子,這時候,環境效益是附帶的、衍生的。到了物質閑置階段,對相當一部分群體而言,省錢、變現可能已經不是主要的,環境保護、綠色消費才是出發點。此外還有精神上的收益。信奉斷舍離的人看來,處理舊物如同買入新物一樣有快感,而在舊物出清交易時,如果發現對方也識貨,那麼樂趣可能加成。比如之前,我們研究過年輕人為什麼喜歡騎共享單車,發現他們用共享單車,最初出發點是時尚,其次是環保,省錢只是附帶。

  在我看來,循環經濟不應該只是一個名詞,更應該是一個動詞,是面向可持續發展的綠色行為。循環經濟作為經濟發展新模式,要求把經濟活動組織成“自然資源-產品和服務-再生資源”的反饋式流程,讓所有原料和能源得到最合理利用。這個流程的基本原則是3R原則:Recycle(回收利用)、Reuse(重複使用)、Reduce(減量使用)。從中可以提煉出三個循環,即基於recycle的廢物循環,基於reuse的物品循環、基於reduce的服務循環。閑置經濟是循環經濟Reuse的典型代表。比如,大規模的家電以舊換新之後,需要思考如何合理利用舊物;推動汽車消費更新換代後舊車如何處理,同樣不能掉以輕心。

  閑置經濟的蓬勃發展,是國家綠色發展的一面鏡子。我們樂於看到“Z世代(95後)已經占到閑置交易用戶的35%”“年輕人擁抱新品也不避諱二手”。更多年輕個體參與進來,實踐起來,可持續發展的低閑置和無閑置社會就能到來。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作者為同濟大學特聘教授、可持續發展與管理研究所所長)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