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減少糧食浪費須從優化“全產業鏈管理”求解
http://www.crntt.hk   2020-10-14 09:24:27
  中評社北京10月14日電/2017開始,全球農作物產量出現了較大幅度的下降。今年加上新冠疫情影響,全球糧食繼續減產已成事實。對於擁有14億人口的大國來說,我國糧食安全始終是黨和國家工作的重中之重,不僅要確保耕地安全,同時要不斷提高糧食產量和質量,還要減少一切糧食浪費。因此,習近平總書記作出重要指示,強調堅決制止餐飲浪費行為,在全社會營造浪費可恥節約為榮的氛圍。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既是弘揚中華民族勤儉節約傳統美德的重要方式,也是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重要舉措。

  實際上,除了餐飲環節的浪費外,我國糧食浪費現象在全產業鏈上都普遍存在。例如,在種植環節,由於種子發芽率不高,技術落後等影響,造成種子消耗偏大。同時,據環保部門估算,我國平均每年因重金屬污染的糧食高達千萬噸,造成重大經濟損失。在收獲環節,由於收割機械設備質量不佳,收割粗疏。而小規模生產,糧食乾燥主要依靠露天等因素,造成糧食損耗較大。在流通環節,由於部分倉儲、運輸和搬運裝卸等物流設施落後,糧食拋撒現象普遍。另外,部分糧食庫存過高,造成糧食隱形浪費嚴重;在加工環節,糧食企業過度追求精加工,造成糧食加工成品率低。據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統計,我國每年僅在糧食倉儲、運輸和加工等環節造成的損耗在3500萬噸以上。在餐飲環節,根據世界自然基金會(WWF)聯合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發布的《2018年中國城市餐飲食物浪費報告》,我國僅城市餐飲每年食物浪費總量約為1700萬-1800萬噸。

  顯然,糧食浪費覆蓋了從生產、收購、流通、加工和消費的全過程,優化“從田間到餐桌”的全程監管,加強糧食相關技術研發和糧食科普教育,推進全產業鏈節糧已經迫在眉睫。

  加強產地環境整治,減少污染造成的糧食浪費。強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復,開展重點地區重金屬污染土壤風險排查和整治,重度污染區域要加快退出糧食種植,實施種植結構調整或退耕還林還草。強化耕地質量提升,推進種養循環,抓好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強化大氣污染治理,加大重點行業揮發性有機物治理力度,嚴格執行環境標準。加強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加強灌溉水質管理,嚴禁工業和城市污水直接灌溉農田。推進綠色低碳循環農業產業體系建設。逐步減少,並最終杜絕因重金屬或者其它污染造成的糧食浪費。

  加強糧食相關技術創新和運用,降低生產和流通損耗。推進糧食育種技術創新,提高播種育苗技術,提升糧食種子發芽率,不斷減少種子消耗偏大的糧食浪費現象。加強糧食倉儲設施建設,廣泛採用糧情檢測、機械通風、環流熏蒸和穀物冷卻“四合一”儲糧新技術,扎實推動“智慧糧庫”建設,實時動態監管,及時抑制蟲害、黴變問題,提升科學儲糧和減損能力。完善“海鐵聯運+糧油港口樞紐+糧食中心庫+各地糧庫”的現代糧食流通體系,加強糧食現代化物流設施建設,大力推廣散裝、散卸、散存、散運等“四散”技術和糧食儲運監管物聯網等關鍵技術,不斷降低糧食流通損耗。建立健全糧油適度加工標準體系,提高成品糧出品率和原糧利用率,防止過度加工造成糧食損失。推進糧食全產業鏈的數字化管理,加強糧食市場的預測預警系統研發和應用,優化糧食倉儲結構和庫存,推動藏糧於庫向藏糧於地轉變,減少糧食隱性浪費。
 


【 第1頁 第2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