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7月2日電/近日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5月份中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5823.4億元,同比增長6.0%,增速由負轉正。
中國網發表中國地方金融研究院研究員莫開偉文章表示,這個消息令人振奮, 5月份的數據說明中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經營狀況有所改善,盈利惡化的趨勢得到了一定控制。
促成中國5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增速由負轉正的因素,主要是經營成本上升壓力明顯緩解,加上工業品價格有所下降。此外,石油加工、電力、化工、鋼鐵等行業的盈利能力明顯提高,推動了利潤狀況的有效改善。
文章分析,中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增速由負轉正,具有深刻的社會經濟背景:
一是表明中國政府一手抓抗疫,一手抓企業全面復工復產的方向是極其正確的,成效也是相當明顯的。春節以來肆虐中國乃至全球的新冠疫情,對中國各類工商企業的生產經營都帶來了嚴重的衝擊。面對這種局面,中央政府推行積極的經濟戰略,排除一切困難,全面推進企業復工復產。各類企業,尤其是中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承受了巨大壓力,積極想辦法恢復生產經營和尋找市場,盡最大努力扭轉不利生產經營局勢,目前已顯現了初步成效。
二是表明中央政府制訂的系列優惠財稅金融政策是極其正確的和有效的。疫情發生以來,為解決好企業復工復產在資金上的困難,中央政府頻頻推出優惠財稅金融政策。央行三次降准釋放巨量資金,銀行金融部門推出貸款延期還款、減免貸款利息,財政部門出台疫期和疫區企業稅費減免優惠政策,使得工業企業融資成本降低、經營壓力減輕。比如5月份,中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每百元營業收入中的成本為84.29元,增加額比4月份明顯減少1.00元,緩解了3、4月份以來單位成本大幅上升給企業經營帶來的壓力,這與降稅減費及降息存在很大關係。
三是表明中國各級政府和各職能部門精誠合作,為工業企業利潤增速回暖創造了良好條件。中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增速由負轉正,表面看來是其自身努力的結果,但實際是社會各類力量綜合推動的結果:各級政府部門把支持企業復工復產放在首要位置,積極為企業生產經營排憂解難,為企業生產經營順利推進創造了有利條件;各類財稅金融部門把降稅減費和降低銀行貸款利息落實到位,為企業利潤增速回升奠定了堅實基礎;各類企業尤其是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在嚴峻疫情形勢之下,狠抓復工復產不敢有絲毫懈怠,使生產經營業績回升、市場銷售擴大,為利潤增速回升注入了無限動能。
文章指出,雖然5月份形勢有所好轉,但遠未到全面向好階段,各種不確定因素依然較多,比如疫情影響下市場需求依然偏弱,利潤回升的持續性還需進一步觀察。目前還遠未到“歇息”的時候,也更不能鬆勁,應該積極努力,繼續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科學統籌疫情常態化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積極貫徹落實各項援企助企政策,穩住經濟基本盤,促進工業企業利潤全面回升和中國經濟的全面向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