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房貸過高導致加重家庭債務負擔。 |
中評社北京11月9日電/近期中國家庭金融調查與研究中心發布報告顯示,雖然中國家庭債務風險可控,但近六成債務集中在房貸上,結構性問題較為突出。
證券時報發表經濟學博士陳濤文章認為,家庭債務結構性問題,已經影響到社會終端消費需求,中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放緩,值得高度關注。未來急需改善家庭資產負債結構,有效增強居民終端消費能力。
文章分析,房貸過高導致加重家庭債務負擔。據中國家庭金融調查與研究中心報告,2013-2018年,房貸占家庭債務比重逐年升高至55.6%。多套房貸比重上升,2017-2018年中國多套房的住房貸款占比從62.9%上升至65.9%,超過了首套房貸款,貢獻了60.0%的住戶部門消費貸款增量。47.1%的存量房貸在空置房中,造成大量信貸資源浪費。這些情況表明,中國家庭負債結構性問題突出,過去一段時間家庭住房貸款加杠杆過快上升,導致房貸配置質量下降,一定程度增加了家庭債務負擔。
家庭債務負擔上升將減少終端需求消費。2019年前三季度,中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名義增長8.2%,較上年同期下降1.1個百分點。與住宅相關產品消費增速低於平均水平,如家具類和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消費均增長5.9%,低於社會消費平均增速2.3個百分點,主要與商品房銷售放緩有關。2019年1-9月份,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同比下降0.1%,較上年同期回落3個百分點。雖然商品房銷售放緩降低消費需求,但內在動因更多在於房貸過快增長透支了居民消費潛力。從消費增速看,今年前九個月,城鎮消費增速低於農村消費增速約1個百分點。與基本生活需求相關的衣、食消費增長較快,一定程度反映出房貸負擔對升級消費的擠壓。從購買力看,2019年9月末中國人民幣存款同比增長8.3%,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1個和0.2個百分點,也低於同期貸款增速4.2個百分點,反映出社會債務較快形成也影響到社會終端消費潛力增長。
文章提出,高度關注缺乏收入前景支撐的消費信貸業務。2019年前三季度,全國住戶消費性貸款同比增長17%,高出各項貸款增速3.5個百分點。前三季度增加4.58萬億元,約占各項人民幣貸款新增額的1/3。消費貸款快速增長,整體有利於消費品市場活躍,但也間接提升了居民家庭財務杠杆水平,增加了居民財務負擔。特別是網絡消費貸款,借款資質審核弱於銀行,導致部分缺乏收入前景預期支撐的借款人被納入了廣義消費信貸的範疇,部分還進行了證券化。部分消費貸款資金違規流入樓市和股市,與實際消費相差甚遠。還有部分打著服務長尾客戶的小額消費貸款,貸款利率偏高,與長尾客戶消費特點完全不符,容易淪為高利貸。這些缺乏支撐的消費信貸業務,潛藏著一定的風險隱患。
著力改善居民負債結構推動社會終端消費需求釋放。目前看,如果不能有效穩定房價預期,那麼中國家庭負債結構的改善空間將會受到明顯限制。據測算,中國人口平均年齡超過37歲,相對於深度老齡化的日本而言,中國仍有人口紅利空間。從人口老齡化進程看,隨著人口平均年齡上升,消費結構和增速都將發生質的變化。但過去一段時間,中國房地產市場超前發展,導致家庭負債規模明顯上升,擠壓了消費轉型升級空間。從中國典型個人成長和生活軌跡看,接近40歲的個體應更多追求舒適生活品質,而不是望房興嘆。由此可見,改善居民負債結構,穩定家庭債務負擔,將會推動社會終端需求釋放。首先,要按照“房住不炒定位”切實維護房地產市場平穩發展。嚴打炒房行為,結合地方特點進一步完善房地產調控措施,推動房地產長效機制建設,以時間換空間,通過家庭收入逐漸增長,逐步緩釋家庭債務負擔壓力。其次,要進一步加大政策性保障住房建設力度。特別是熱點城市房價偏高,年輕人置業壓力較大,需要通過有計劃推出公共產權房、公租房、廉租房等,保障基本住房需求。第三,要加強消費信貸市場治理,引導消費信貸精准對接各種借款對象,平衡貸款額度和利率,切實發揮消費信貸對消費需求釋放的支撐,減輕中低收入家庭財務負擔。
文章最後說,綜合來看,當前中國要有效發揮消費對經濟增長的基礎性作用,發揮消費需求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引領作用。當務之急要切實維護房地產市場穩定,保持政策連續性和穩定性,有效引導社會預期和房地產市場輿情,通過房地產市場綜合調控和治理措施,嚴打炒房行為,避免房地產市場劇烈波動。同時穩定社會就業,從消費動力、消費意願、消費效用、消費保障等四方面入手,引導消費升級,鼓勵社會理性消費,加強消費權益保障,推動社會終端需求釋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