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證戰爭消耗的合理性、優化作戰物資的補給、確保供應和補充的及時是每個後勤官的職責。被保障部隊通常都希望物資儲備越充足越好。“但在戰爭中這是不可能的,”布朗說,“大量存儲額外的作戰物資,將白白消耗人力物力。後勤官存在的意義,就是確定哪種物資的儲備應處於充足狀態,哪種夠用即可,從而合理調配資源、優化物資供應。他們要為被保障部隊指揮官提供專業合理的建議,幫助我們以最小的消耗最大限度地達成作戰目的。他們所受的專業訓練,就是他們提出物資儲備水平建議的底氣所在。”
不能墨守陳規
布朗認為,優秀的後勤官應該具備豐富的保障經驗,但同時也應該有跳出經驗束縛、隨機應變、迅速適應新保障對象的能力,否則就可能跟不上瞬息萬變的戰場節奏。
“年輕的後勤官應該明白一點,即他們向保障對象提供的作戰物資或裝備,都是基於上一場戰爭的經驗或教訓確定的,”布朗說,“要知道,過往的經驗總是會與現實有出入,不可能照搬照抄,需要根據戰鬥的需要對物資種類、保障手段和技術等做出調整和改進。比如在敘利亞作戰,巡邏曼比季的美軍車輛很少有裝甲保護,後來不得不根據需要進行特殊裝甲訂制。”
另外,後勤官還應具備快速適應新作戰裝備並做出適應性保障調整的能力。當某種新技術或新裝備投入使用時,後勤人員不可能有足夠時間接受充分的適應性保障訓練,軍方也不可能為滿足該技術或裝備的後勤需求額外征召保障人員。“此時,後勤官應做的是邊學邊適應,快速掌握新技術或新裝備的保障特點;同時,他們還應該就新技術或新裝備問題與被保障單位多做溝通,及時克服保障過程中出現的障礙,讓新技術或新裝備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具備作戰能力。”
來源:新民晚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