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2月20日電/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舉世矚目成就的重要保證,也是我國各族人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的制度保證。改革開放40年來,我國公有制經濟蓬勃發展,為深化改革、促進發展、擴大開放作出巨大貢獻。當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我們必須繼續堅持和完善我國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堅持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充分發揮公有制經濟的作用和優勢。
改革開放40年來,公有制經濟蓬勃發展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社會主義公有制的主體地位日益鞏固,國有企業改革取得巨大成就,企業發展質量和經營效益大幅提升,資產規模不斷擴大,國有經濟的活力、控制力、影響力和抗風險能力進一步增強,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中堅力量。
國有經濟規模不斷擴大。改革開放40年來,我國國有經濟規模不斷擴大,國有資產大幅增值,上繳利稅顯著增加,一批國有大型企業已躋身於世界一流或知名企業行列。到2017年底,全國國有企業資產總額和所有者權益分別達到151.7萬億元和52萬億元,是1978年的209.7倍和107.2倍;上繳稅費總額占全國財政收入的1/4,工業增加值占全國GDP(國內生產總值)的1/5。國有經濟規模不斷擴大,為公有制主體地位的鞏固奠定了堅實基礎。
國有經濟影響力不斷增強。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建立健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大力推進國有企業改革、現代企業制度建設,國有企業實現了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和投資主體多元化,已經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市場經濟主體。隨著國有企業改革深入推進,國有經濟活力得到有效激發,影響力不斷增強。到2018年,我國有120家企業(含港、澳、台企業)進入世界500強,其中國有企業占80%以上。中央企業積極投身“一帶一路”建設,截至2018年8月,中央企業在“一帶一路”建設中承擔3116個項目;已開工和計劃開工的基礎設施項目中,中央企業承擔的項目數占比達50%左右,合同額占比超過70%。國有經濟是保持宏觀經濟穩定、避免經濟大起大落和促進產業結構調整的重要力量。國有經濟影響力不斷增強,對其他所有制經濟的引導作用更加突出,有力促進了各種所有制經濟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作出更大貢獻。
譜寫創新發展輝煌篇章。國有企業在改革開放中譜寫了創新發展輝煌篇章:C919大型客機首飛成功標誌著我國大型客機項目取得重大突破,是我國民用航空工業發展的重要里程碑;嫦娥四號探測器在世界上首次成功登陸月球背面,悟空、墨子、慧眼、碳衛星等系列科學實驗衛星成功發射,載人航天工程突破大量關鍵技術,取得了眾多創新成果;高鐵總里程占世界2/3,“八縱八橫”高鐵網建設全面展開;等等。在國有經濟的主導下,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國之重器相繼問世,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民族復興插上了科技的翅膀。
公有制經濟蓬勃發展,推動形成堅實穩定的社會經濟基礎
習近平同志指出:“公有制主體地位不能動搖,國有經濟主導作用不能動搖,這是保證我國各族人民共享發展成果的制度性保證,也是鞏固黨的執政地位、堅持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重要保證。”改革開放以來,公有制主體地位的鞏固和國有經濟主導作用的發揮,推動形成了堅實穩定的社會經濟基礎,有力保障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順利推進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不斷取得新成就。
推動形成獨立完整的工業體系。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在國有經濟引領和推動下,我國建立起獨立完整的工業體系。目前,我國擁有39個工業大類、191個中類、525個小類,成為唯一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中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在世界500多種主要工業產品中,我國有220多種產品的產量居世界第一。早在2010年,我國就已經成為世界第一製造大國。獨立完整的工業體系,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提供了雄厚基礎。
推動形成系統有效的金融體系。金融是現代經濟的血脈。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金融體系改革穩步推進。貨幣政策和金融監管制度不斷完善,作用得到充分發揮;國有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政策性銀行等銀行金融機構健康發展;股市、債市、衍生品和各類金融市場基礎設施等“四梁八柱”都已搭建完成,市場容量位列世界前茅。金融體系在貫徹落實中央經濟政策、保證社會經濟穩定運行、優化資源配置和經濟布局、應對國際金融危機衝擊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有力保障了國內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