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又有日本人獲諾獎說明什麼
http://www.crntt.hk   2018-10-02 12:04:26
  中評社香港10月2日電/又有日本人獲諾貝爾科學獎。憑借在癌症免疫治療方面的貢獻,日本京都大學教授本庶佑與他的美國同行詹姆斯·艾利森1日分享2018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本世紀以來,算上少數後來取得美國國籍的日本科學家,獲諾獎的日本科學家已有18人,相當於每年誕生一位諾獎得主。

  新華社今天發表文章分析,細觀日本不難發現,日本人連年斬獲諾獎,離不開日本對基礎研究長期穩定的支持、常存的危機意識以及對培養年輕科研人才的重視。

  諾貝爾科學獎主要頒發給基礎科學領域的重大原始創新性成果,而基礎研究成果從出現到獲得高度認可通常需要相當長時間。日本文部科學省公布的數據顯示,20世紀40年代以來,全球諾獎得主取得諾獎研究成果的平均年齡是37.1歲,而他們獲獎時平均年齡是59歲,從出成果到得獎平均等待22年。本庶佑從上世紀70年代就開始研究免疫抗體,他的主要成果是1992年獲得的,從出成果到得諾獎等待26年。

  因此,那些追熱點、快出成果的急功近利式研究也許會有很多論文發表,但可能永遠獲不了諾獎,因為是建立在別人研究基礎上。現年76歲的本庶佑獲獎後在記者會上表示,希望他這次得獎能夠進一步加速基礎醫學領域的發展,給從事基礎研究的研究人員帶來勇氣。他說,基礎研究非常重要,但研究成果要回饋社會耗時較長,期待社會能夠更加寬容地對待基礎研究。

  令人印象深刻的一點是,雖然近些年來諾獎大豐收,引起世界矚目,但日本各界卻居安思危,時刻保持危機意識。日本政府每年都會發布一份《科學技術白皮書》,總結日本的科研實力和存在的問題,並與全球主要國家進行比較。近年來,《科學技術白皮書》多次聲稱,日本科技創新力正出現衰退。

  2018年度《科學技術白皮書》提到,在世界主要科研大國中,只有日本研究人員發表的論文數量減少,從最高年份2004年的約6.8萬篇減少到2015年的約6.2萬篇;全世界引用次數排名前10%的高質量論文中,日本占比從世界第4位降至第9位;在政府科研預算方面,日本2018年的投入只是2000年的1.15倍,在世界主要科研大國中增長最少。

  今年2月,日本《東洋經濟》雜誌發表題為“大學崩潰”的特輯,多篇幅多角度對日本大學面臨的危機予以報道,聲稱在過去十幾年間,日本的科學研究無論從質還是從量來說都在急劇下落。益川敏英、梶田隆章等日本諾獎得主也在專訪中敲響“日本科學研究正瀕臨危機”的警鐘。梶田隆章指出,研究資金、研究時間和研究人員數量是決定論文數量的三大要素,如果日本在這三個方面繼續惡化,未來將難以獲得諾獎。

  日本還有一個擔心,就是認為對年輕科研人員的培養和支持力度不夠,導致日本年輕人出現遠離科研的趨勢。

  2016年諾獎得主大隅良典等諸多日本有識之士多次呼籲,日本社會要創造環境,消除年輕人的後顧之憂,讓他們能夠安心地從事科研工作,“不用顧慮眼前,可以安心考慮5年、10年後的事情”,“如果日本不能形成培養年輕研究人員的體制,日本的科學將空心化”。2018年度《科學技術白皮書》也提出,日本應加強科研投入,並為年輕研究人員提供更好的科研環境。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