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我國鋼鐵規範企業名單已有改變。駱鐵軍介紹,2016年以來,在原申報的304家鋼鐵規範企業中,因發現或查明出現環保等問題進行削減後,現在規範企業總數減少到256家。在鼓勵規範企業數量總數減少的原則下,寧缺毋濫,嚴進嚴出,進一步提升規範企業的生產產能和環保標準。
下半年不確定性增強
駱鐵軍表示,2018年是鋼鐵去產能的收官之年,上限目標接近完成,明年目標嚴控化解過剩產能和防範地條鋼死灰複燃。
於勇透露,未來將探索建立嚴禁新增產能和防範“地條鋼”死灰複燃的長效機制,切實做到早發現、嚴處理。
對於鋼鐵行業下半年走勢,於勇認為,下半年不確定性因素增多,特別是中美貿易戰的相關影響、供暖季停產限產、原材料價格波動等,都將帶來新的挑戰。
於勇強調,鋼鐵企業需理性投資,堅決防止產能擴張,把有限的資金投入到節能環保、科技創新和產業鏈延伸方面。要按照中央“緊緊抓住處置‘僵屍企業’這個牛鼻子”的要求,堅持減量置換原則,促進鋼鐵行業“僵屍企業”加快退出。
“鋼鐵行業整體需求形勢沒有發生方向性改變。”於勇指出,需堅持以銷定產,按合同組織生產的原則,防止供大於求的重演。
事實上,今年6月,我國粗鋼日產水平達267萬噸,再創歷史新高。對此,於勇坦言,受結構調整和利益驅動,新增產能、“地條鋼”死灰複燃仍然存在。“如果下半年仍保持如此高產量,鋼材市場的壓力和風險將進一步加大。”
企業負債方面,於勇認為,負債率較高的企業需充分利用當前市場形勢好轉、效益改善的有利時機,調整投資策略,通過加大直接融資比重,推進市場債轉股等各種方式去杠杆。
同時,市場不確定性再度增加。於勇表示,在國際貿易方面,國際市場的不確定性和風險不斷增加,鋼材直接出口下降的同時,貿易戰對鋼鐵製品及機電產品出口的間接影響會逐步顯現。
(來源:經濟參考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