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7月26日電/記者從中國科學院獲悉:在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內搭載的世界首台太空運行的冷原子鐘日前完成了全部既定在軌測試任務。在軌近兩年期間,冷原子鐘運行正常、狀態良好、性能穩定,成功驗證了在空間環境下高性能冷原子鐘的運行機制與特性,同時實現了天穩7.2乘以10的負16次方的超高精度(即精度達到3000萬年誤差小於1秒),將目前人類在太空的時間計量精度提高1—2個數量級。這是基於冷原子的空間量子傳感器領域發展的一個重要里程碑,為空間超高精度時間頻率基準的重大需求以及未來空間基礎物理前沿研究奠定了堅實的科學與技術基礎。
該成果也於7月24日作為亮點文章在線發表在國際重要學術期刊《自然·通訊》上。
2016年9月,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成功發射並順利進入運行軌道。由中國科學院牽頭負責的載人航天工程空間應用系統在天宮二號上開展了14項體現國際科學前沿和高技術發展方向的空間科學與應用任務,其中包括世界首台太空運行的冷原子鐘。
冷原子鐘是把原子某兩個能級之間的躍遷信號作為參考頻率輸出信號的高精度時鐘,同時利用激光使原子溫度降至絕對零度附近,使原子能級躍遷頻率受到更小的外界干擾,從而實現更高精度。在微重力環境下運行高精度原子鐘則具有更重要意義,不僅可以對基本物理原理開展驗證實驗,也可發展更高精度的導航定位系統。
這種能在空間環境下可靠運行的高精度原子鐘應用於導航定位系統將會提升系統自主運行能力、提高導航定位精度。在基礎物理研究方面,對推進基本物理常數測量、廣義相對論驗證等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此外,空間冷原子鐘相關技術還將會應用於空間量子傳感器等多個領域。
(來源:人民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