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邱毅:陸推大健康產業 對台有巨大磁吸效應
http://www.crntt.hk   2018-06-06 18:06:49
邱毅以“鄉村振興、休閒農業與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為題,在第十屆海峽論壇“兩岸智庫論壇”發表演講。(中評社 黃文杰攝)
 
  三、田園綜合體、鄉村振興與美麗鄉村
  
  大陸中央規劃在2020年達到全面小康的目標,目前大陸仍有半數人口生活在鄉村,城鄉差距仍大,因此欲縮小城鄉差距,必須進行“鄉村振興發展”。
  
  我認為要推動“鄉村振興”,達到“美麗鄉村”之目標,依照大陸的客觀條件與台灣的發展經驗,可從“休閒農業”或“休旅農業”做起,也就是將現代農業與鄉村旅遊做有機結合,更可融合到“田園綜合體”的範疇內。休閒農業的發展核心在於“經營”,其經營模式可以歸納成以下九種,也可以說是發展“田園綜合體”的九種模式:
  
  模式一、連片開發模式
  
  以政府投入為主,由政府主導基礎設施,帶動農民集中連片開發觀光農業。政府投入主要用於基礎設施,通過水、電、氣、路、衛生等基礎設施的配套和完善,引導農民根據市場需求結合當地優勢開發出各種農業休閒觀光專案,供城市居民到農業觀光園區參觀、休閒、體驗與娛樂。
  
  該模式依託於自然優美的鄉野風景、舒適怡人的清新氣候、獨特的地熱溫泉、環保生態的綠色空間,結合周圍的田園景觀和民俗文化,興建一些休閒、娛樂設施,為遊客提供休憩、度假、娛樂、餐飲、健身等服務。
  
  該模式在全國各地已很常見,如上海市郊區、北京市郊區、南京市郊區基本上都在採用該種開發模式。
  
  模式二、“農家樂”模式
  
  “農家樂”模式是指農民利用自家庭院、自己生產的農產品及周圍的田園風光、自然景觀,以低廉的價格吸引遊客前來吃、住、玩、遊、娛、購等旅遊活動。主要類型有農業觀光農家樂、民俗文化農家樂、民宿型農家樂、體閑娛樂農家樂、食宿接待農家樂、農事參與農家樂。如成都近郊郫縣友愛鎮農科村就是該經營模式的典型代表。該村原有農戶310戶,總人口650人,總耕地面積45hm2,在農業觀光旅遊發展鼎盛時期,村旅遊接待點共128個,年均接待遊客量達50萬人次以上,旅遊年經營收入達2000余萬元。
  
  模式三、農民和市民合作模式
  
  在農民承包地合理移轉集中後,建立休閒農園,以“認種”方式讓城市居民委託農民代種或親自種植花草、蔬菜、果樹或經營家庭農藝,使消費者共同參與農業投資、生產、管理和行銷等環節,與農民形成緊密聯結關係,體驗和參與農業經營和農事活動。
  
  該模式最早出現在上世紀90年代的蘇州未來農林大世界,當時稱為“市民農園”,將土地分割為以50m2為單位的塊狀,向城市居民招租;後來在不同地區演變成多種類型的經營方式,如市民種植紀念樹、紀念林、市民租賃農舍經營農家樂等。
  
  模式四、產業帶動模式
  
  休閒農園首先生產特色農產品,形成自己的品牌。然後通過休閒農業這個平台,吸引城市消費者來購買,從而帶動聯鎖產業的發展。在這類園區,遊客除了餐飲旅遊,還可帶回土特產品。
  
  如浙江稽東鎮的山娃子農莊,在100元門票中,除50元中餐費,遊客在離開農莊時還可帶回價值50元的一隻土雞和特色高山蔬菜。園區經營者在該基礎上,註冊了自己的品牌,在自己的種養基地上自種蔬菜,自養家禽,並在城市裡設置營銷點,或與一些企業事業單位掛鉤,直銷時鮮產品,該模式深受城市民的歡迎。
  
  模式五、村鎮旅遊模式
  
  許多地區在建設新農村的新形勢下,將休閒農業開發與小城鎮建設結合在一起。以古村鎮宅院建築和新農村格局為旅遊吸引物,開發出觀光旅遊的基地。主要類型有占民居和占宅院型、民族村寨型、占鎮建築型、新村風貌型。
  
  如濟南市先後重點建設了l3處中心鎮和30個重點鎮,充分利用小城鎮周圍的風景名勝和人文景觀,大力發展休閒農業。其中曆城區仲宮鎮、柳埠鎮等一批近郊小城鎮,已成為城市居民觀光、娛樂、度假的休閒農業基地。
  
  模式六、休閒農莊或觀光農園模式
  
  隨著大陸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和居民生活水準的提高,城市居民已不滿足於簡單的逛公園休閒方式,而是尋求一些回歸自然、返樸歸真的生活方式。利用節假日到郊區去體驗現代農業的風貌、參與農業勞作和進行垂釣、休閒娛樂等現實需求,對農業觀光和休閒的社會需求日益上升,使眾多農業科技園區由單一的生產示範功能,逐漸轉變為兼有休閒、體驗、教育和觀光等多項功能的農業園區。
  
  主要類型有田園農業型、園林觀光型、農業科技型、務農體驗型。如北戴河“集發農業觀光園”、北京“朝來農藝園”、上海“孫橋現代農業開發區”、蘇州“未來園林大世界”、珠海農科中心示範基地等。
  
  模式七、科普教育模式
  
  利用農業觀光園、農業科技生態園、農業產品展覽館、農業博覽園或博物館,為遊客提供瞭解農業歷史、學習農業技術、增長農業知識的教育活動。農業園主要類型有農業科技教育基地、觀光體閑教育、少兒教育農業基地、農業博覽園。如農業科技園區作為聯結科教單位科研成果與生產實際的重要紐帶,為農業科技成果的展示和產業孵化提供了實現的舞台。
  
  目前“我國”的一些大學或科教單位建立的農業高新技術園區,與國外的農業科技園區模式極為相似,園區的建立為科教單位和入園企業科技產業的“孵化”和“後熟”,提供了重要的基礎平台,大大促進了農業科技成果的轉化和輻射推廣。我最近協助某企業收購的福建福清“天生農場”就是循此種模式來做規畫發展的。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