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7月6日電/據人民日報報道,受疫情影響,不少中小企業生產經營面臨挑戰。為幫助中小企業化危為機,提升創新發展能力,加快轉型升級步伐,從中央到地方陸續出台一系列支持企業數字化轉型、強化智能製造水平等惠企政策。半年來,這些政策落地情況如何,企業有何感受?助力企業盡快走出困境,還應從哪些方面發力?記者採訪了有關部門及企業負責人。
數字化賦能中小企業,提升競爭力
“二季度,在海外訂單減少30%的情況下,上半年超額完成預計營收的108%,同比增長30%。”亮出上半年公司成績單,北京創思工貿有限公司創始人鄭小軍有些興奮。
作為一家從事光學元器件加工製造的民營企業,公司何以實現這“一減一增”?“我們拓展了防疫產品新需求,搶抓了一批核酸檢測儀器核心光學部件的市場訂單。”鄭小軍道出情由,這得益於公司近兩年來持續的智能化改造。升級生產線,才有能力拿下這批新產品訂單。
鄭小軍口中的智能化改造,是指2017年在北京市高精尖產業發展基金支持下,公司開始建設高端裝備核心部件數字化車間,歷時3年多,前不久剛剛建成。“經過改造,車間管理系統智能化達到90%以上,直接增加營收20%—30%。”鄭小軍說,更重要的是,產品從光學元件拓展到組件,提升了客戶對公司生產能力的信心,增強了市場競爭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