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上海車展,電動車引參觀者關注。(法新社) |
中評社香港5月5日電/全球電動汽車電池的生產主要集中在亞洲,而中國、日本和韓國公司主導著這一行業,它們還在歐洲建廠以維持霸主地位。然而,歐洲正謀求反擊。法國和德國5月2日表示,它們將組建一個研發下一代電池的聯盟,以抗衡亞洲的主導地位。
法新社5月2日報道稱,鋰離子電池是電動汽車的一個關鍵組成部分,但考慮到建廠的巨大成本和目前依然有限的需求,很少有公司敢於真正涉足鋰離子電池生產行業。
汽車制造商傾向於有若幹專業供應商可供選擇,特別是在電池技術正迅猛發展的當下。占全球電動汽車銷量一半的中國要求汽車制造商使用本土生產的電池。中國鋰離子電池單體的產量占到全球總產量的三分之二,目前在車用鋰離子電池行業處於領先地位。
該行業前十名的全是亞洲企業:2018年,中國的寧德時代貢獻了全球總產量的23%,超過了日本的鬆下公司(占全球總產量的22%)。中國的比亞迪以13%的份額緊隨其後,是唯一在電池生產方面取得成功的汽車制造商。
據美國汽車研究中心說,韓國LG化學公司的市場份額為10%,三星SDI為5.5%。歐洲則只占全球產量的1%。美國在全球範圍內仍然處於邊緣地位,盡管特斯拉與鬆下聯合設立了特斯拉千兆工廠。
中國處於絕對領先地位的另一個關鍵因素是,掌控了生產電池所需的原材料——鋰和鈷。
據彭博新聞社報道,由於對澳大利亞和南美的鋰礦進行投資,贛鋒鋰業和天齊鋰業這兩家中國公司分別控制著全球鋰產量的17%和12%。
與此同時,中國還是精煉鈷的最大生產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