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訪談中還談到一點,遏制中國,是美國和其他一些西方國家的長期戰略,這個戰略背後,包含一套龐大而複雜的遏制體系,包括軍事、經濟層面,也包括文化和宣傳層面。在文化宣傳這一部分,需要情報的支持,但更需要深度學術研究的支持。
冷戰期間,美國的中國研究,也包括新疆研究,從研究傳統、研究資源到精英的投入,在很多部分都超過當時的中國,這裡面有很多學者是我非常敬佩的,他們也許立場各異,但對於證據和可靠研究方法的固執追求,都使他們的研究可以保有一定的質量,當時的美國等西方國家依據這些研究來制定中國政策,就擁有相對比較好的決策質量。
冷戰結束後,尤其是最近的10年間,伴隨中國經濟的成長、全球化趨勢的加速和網絡世界的興起,美國和某些西方國家的焦慮感大幅上升,他們加大了對情報工作和相關學術研究的投入,但是因為急於求成,獲得的情報質量和相關學術研究的質量都有所下降。
在情報來源方面,我想海外華人社區應該都知道,從1980年代開始,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這些國家就興起一種移民產業,可稱之為“政治庇護產業鏈”,由律師協助沒有當地居留身份的中國人提供一個申請永久居留的渠道,讓他們聲稱自己遭受種種“政治迫害”,這樣就可以很容易拿到綠卡。21世紀初之前主要是套用計劃生育的名頭,說自己在中國因超生被懲罰,近10年就說少數民族遭受迫害。
有些離開大陸的人士,受到一些國家情報機構的關注,提供自己知道的信息,但時間一久,他們的現貨賣完了,就只能揣摩情報機構的需求,到媒體和網絡上去找“證據”。這些人向媒體提供中國信息,大多也都是迎合媒體的偏好,無從查證信息的準確性。
美、加、澳、新(西蘭)的華人社區都很清楚這一產業的情形,而所在國政府卻一方面苦於無法查證政治庇護案的真偽,另一方面又樂見政治庇護案件所潛藏的政治資源。對此,台灣的民眾大體不知情,也不關心,他們一聽歐美政界和媒體說他們有學界和證人所提供的“確鑿證據”,就認為不需要懷疑了 ,自然而然就會本能地覺得我在胡扯、在為“獨裁”辯護。
觀察者網:如果以後還有台灣媒體就這新疆問題採訪您,您還會繼續這麼向民眾解釋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