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戰略意蘊
http://www.crntt.hk   2020-05-12 07:30:34
將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是有效協調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經濟發展關係的科學抉擇,必將對黃河流域長遠發展產生歷史性影響。
  中評社北京5月12日電/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召開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時強調,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同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一樣,是重大國家戰略。這一重大戰略布局,著眼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著眼經濟社會發展大局,著眼黃河流域歲歲安瀾,是黃河治理史上的一個里程碑,充分體現了全局性和系統性的戰略意蘊。

  經濟日報發表中共寧夏回族自治區委員會黨校(行政學院)常務副校(院)長,寧夏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蔣文齡文章分析,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是千秋大計。

  其一,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哺育了燦爛輝煌的華夏文明。黃河是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源泉所系、血脈所依、根魂所在。華夏文明之所以能延續數千年,既得益於黃河流域所提供的廣闊且易於耕種的土地,也與我們先人能較為合理地順應和利用自然密切相關。在中國5000多年文明史上,黃河流域有3000多年是全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孕育了河湟文化、河洛文化、關中文化、齊魯文化等,分布有鄭州、西安、洛陽、開封等古都,誕生了《詩經》《老子》《史記》等經典著作。千百年來,九曲黃河奔騰向前,以百折不撓的磅礴氣勢塑造了中華民族自強不息、剛健有為的民族品格。黃河是中華民族的重要象徵,是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標誌,是中華民族堅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根基。

  其二,“黃河寧,天下平”道盡了黃河安瀾與國家民族命運息息相關。黃河穿越崇山峻嶺,千折萬轉,是一條自然條件複雜、河情極其特殊的河流。“黃河西來決昆侖,咆哮萬里觸龍門”,描述了黃河水流之湍急;“九曲黃河萬里沙”,意味著黃河流域水土流失嚴重。從歷史上看,國家統一,國力強盛,黃河就能得到比較有效的開發和治理,黃河的安寧則使人民得以休養生息,國家繁榮昌盛。黃河70年的安瀾,新中國70年取得的輝煌成就,即是“黃河寧,天下平”的最好證明。“共同抓好大保護,協同推進大治理”,體現了習近平總書記對“黃河寧,天下平”這一規律的深刻把握,對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的深入思考。

  其三,治理黃河的歷史也是一部治國史,事關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水是人類文明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治水是人類社會永恒的主題。歷史上,“三年兩決口、百年一改道”是黃河的真實寫照,黃河下游頻繁的洪水災害曾給沿岸人民帶來了深重災難。在中國歷史上,黃河治理始終是歷代執政者治國安邦的大計。新中國成立70年來,治理黃河的主要目標已從“除水害、興水利”,轉化為防洪基礎上進一步“實現水資源、水生態、水環境和諧友好,推進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如果說傳統社會的治水關係到民族生存和國家興亡,那麼新時代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則關係到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文章認為,從全局性講,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事關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安全。黃河流域是中國重要的生態屏障和重要的經濟地帶,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重要區域,在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安全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 第1頁 第2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