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產業循環看,上下游復工復產存在不同步問題,下游勞動力比較密集的環節受人員流動不暢影響,恢復較慢。從市場循環看,需求端的恢復比供給端要慢。3月PPI同比下降1.5%,說明市場供需仍存在不匹配問題。在內需恢復較慢的同時,外需又在收縮,導致工業品出廠價格降低。從經濟社會循環看,人流、物流、資金流尚未恢復到正常水平。“著力打通這3個層面的循環,是形成供需良性互動、加快推進生產生活秩序全面恢復的關鍵。”楊光普說。
暢通循環,要先扶持最短板、最弱項。受疫情衝擊最大的是交通運輸,零售,汽車、家電等耐用品行業,以及旅遊、住宿、餐飲等生活服務業;最困難的是現金流薄弱、抗風險能力較低的中小微企業。
目前,各類紓困扶持政策陸續出台,減稅降費政策總計超1萬億元,定向降准增加中小銀行再貸款再貼現額度1萬億元,不裁員或少裁員的企業可獲穩崗補貼……“堅持結果導向,把已經出台的政策盡快落實到企業、勞動者身上。”國家發改委綜合司副司長李慧說,落細落實援企穩崗政策是當下重點。
“最緊迫的還是增加對中小微企業的融資供給,避免因資金問題而大量停產破產。”中國企業聯合會研究部研究員劉興國表示,疫情衝擊進一步加劇中小微企業的資金緊張,而資金不足還會導致創新能力不足,難以適應消費升級、產業升級需求。
當前,出口外向型企業面臨需求端和供給端雙向擠壓。一方面,出口訂單被延期或取消;另一方面,全球供應鏈受阻,影響零配件供應,如何扶持這部分企業也成為關注重點。劉興國認為,應做好針對出口外向型企業的服務,包括建立完善國際市場預警機制,建立國際市場信息發布與共享平台,完善國際業務信用擔保機制,增強外向型業務的融資支持,促進進出口通關便利化與對外投資便利。“鼓勵出口轉內銷也是幫助這些企業渡過難關的途徑之一,符合國內消費升級趨勢。”楊光普說。
著力擴大國內需求,促進生活服務業正常經營
外貿承壓,盡快恢復、擴大內需顯得尤為重要。專家認為,有序推動各類商場、市場復工複市,促進生活服務業正常經營,是當前促進消費、擴大內需的具體抓手。“這些是推動終端消費最直接的途徑。消費需求回暖,才能進一步促進生產端的復工復產。”牛犁說。
“恢復消費,壓力依然不小。”楊光普分析,首先,汽車、家電等大件耐用品的消費有所延遲;其次,具有季節性的餐飲、旅遊等消費錯過時間窗口,難以回補;此外,疫情對就業和收入的不利影響,會導致部分人群消費能力下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