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7月6日電/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近日表示,經過摸底排查,各地上報需要改造的城鎮老舊小區有17萬個,涉及居民上億人。從調查和各地反饋看,加快改造城鎮老舊小區,群眾意願強烈。
經濟日報發表時評人胡建兵文章表示,老舊小區改造不只是修墻、防漏、種花草樹木等那麼簡單。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城鎮老舊小區量大面廣,要大力進行改造提升,更新水電路氣等配套設施,支持加裝電梯,健全便民市場、便利店、步行街、停車場、無障礙通道等生活服務設施。這充分回應了人們關於加快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的呼聲。
文章指出,房屋破舊、設施老化、公共管理服務落後……老舊小區普遍存在臟、亂、差問題,是城市管理的難點。不少城市小區是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建設的,建築和基礎設施老化,需要修繕和更新。加之建設時缺乏對老人居家養老問題的考慮,不少老年人或因沒有電梯和無障礙通道,或因缺乏適合老年人活動的公共場所,生活十分不便。通過安裝電梯等改造,在小區建設養老、養生服務等設施,能夠改善小區的宜居性,方便群眾生活,是改善民生的重要舉措。
老舊小區改造還是消費提質擴容之策。老舊小區存量巨大,加裝電梯、無障礙通道、適老化家居環境等方面需求巨大,在老齡化進程加速情況下,對老舊小區“適老化改造”,補齊幼兒園、超市等服務設施,有望促進城市居民消費。老舊小區改造項目與其他項目不同,投資周期很短,通常只有半年左右,而且邊際效益明顯,資金周轉很快,能迅速轉化為消費能力。
新型城鎮化:要處處體現以人為核心,提高柔性化治理、精細化服務水平,讓城市更加宜居,更具包容性和人文關懷。通過擴大民眾參與小區的改造和治理,改善城市老舊小區的宜居性,這也是“人民城市人民建、建好城市為人民”的生動實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