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7月29日電/7月下旬以來,債市行情悄然生變,利率債與信用債強弱切換。從歷史上看,信用債走強往往是牛市進入下半場的征兆。當前利率下行處於哪一階段,大類資產投資該如何選擇?本期欄目請民生加銀資管固收部執行總經理李連山和宏信證券固定收益總部研究負責人臧旻討論。
寬信用預期打亂行情節奏
中國證券報:本月下旬以來,債市行情出現新變化,長期利率債較快調整,信用債表現則有所回暖,原因何在?
李連山:今年以來10年期國債收益率下行約40BP,同期限國開債收益率自高點下行近100BP,背後原因眾多,主要有:3月以來貿易形勢變化,避險情緒升溫;人民銀行多次降准;公開市場利率未繼續上調。隨著寬信用的信號強烈釋放,市場對未來政府債務風險的擔憂減輕,對經濟的企穩甚至好轉預期升溫,避險情緒的降溫導致利率債調整較快,資金轉為配置前期因去杠杆被錯殺估值的信用債,信用利差及信用等級利差縮窄。
臧旻:今年上半年長端利率債行情的主要推動力來自於貨幣政策有所鬆動,叠加信用緊縮背景下,金融機構風險偏好不斷下降。從過往利率周期來看,寬貨幣與緊信用組合之下,無風險利率的行情通常會比較流暢。但問題在於,今年市場配置力量的疲軟,以及交易盤頭寸的過度集中,導致利率下行的速度比較快,預期過於超前。所以我們看到這一次在經濟增長的“韌性”並沒有完全證偽的情況下,10年期國開債的中債估值下行幅度已經超過了100BP。在這一過程中,中低評級信用利差仍然是擴大的,這與以往的信用定價邏輯有所不同。在此前的利率周期中,信用利差變化更多反映的是流動性溢價變化,而本次信用利差擴大,主要反映的是對企業信用違約的擔憂,由此造成信用溢價部分大幅上升。
目前寬貨幣的預期已打得很滿,下一階段就是出台各類政策組合拳以對衝信用緊縮的局面,寬信用將是必經階段。現階段市場的核心邏輯就是各類利差,按照信用等級由高到低,逐步修復的過程。因此近期長端利率走勢的大幅波動,反映的就是上述市場預期的變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