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提出,下一步亟需培育適合多樣化食品類型的優質專用型品種,應對極端氣候條件的抗逆廣適型品種,抗旱節水、養分高效利用、耐密植宜機收的資源高效型品種。在會上,部分畜禽種源依賴進口的問題也引發熱議。
專家們建議,組織開展地方品種保護和應用、“以用促保”;開展白羽肉雞、生豬、奶牛等育種科研攻關;實施新一輪畜禽遺傳改良計劃;推動地方品種特色化、引進品種本土化。
核心技術如何攻關?
將一株野生稻馴化成農民手中的栽培稻需要多久?答案是數千年甚至上萬年。利用現代基因編輯等技術,這一過程有望縮短到十幾年。
中國科學院院士李家洋在發言中介紹,他帶領的團隊設計並完成了異源四倍體野生稻快速從頭馴化的框架圖,旨在最終培育出產量高、環境適應能力強的新型水稻品種。
科技自立自強是打贏種業翻身仗的關鍵。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農科院副院長萬建民說,我國已完成多種重要農業生物的測序或重測序,克隆了一批重要性狀新基因,打破發達國家對基因專利的壟斷。我國在雜種優勢利用、基因組選擇、倍性育種等方面也實現國際領先。
基礎研究取得進展,技術創新緊跟國際前沿,但一些關鍵核心技術仍待突破。當前,世界種業正迎來以基因編輯、人工智能等技術融合發展為標誌的新一輪科技革命,能否把握機遇迎接挑戰,直接關係農業發展質量和經濟社會發展大局。
錢前表示,我國基因編輯研究側重於工具應用,在工具開發等原創性基礎研究方面與國外差距較大,基因編輯領域的專利權主要由發達國家掌握。作物智能設計的研究和應用在我國剛起步,亟需交叉融合生物技術、人工智能等技術,推動新品種的智能、高效、定向培育。
數字信息技術研發應用存在滯後。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農業信息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趙春江說,利用信息化、數字化技術手段能夠高效獲取作物表型信息,提高育種篩選和設計能力。我國作物表型技術和設備依賴進口,需要加快自主研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