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非遺新作 不拘一格重抖擻
http://www.crntt.hk   2021-01-05 18:31:14
  中評社北京1月5日電/據廣州日報報道,什麼樣的作品才能代表非遺在新時代的活力?怎樣的呈現形式才能讓非遺更好地豐富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

  “記錄我們的新時代”活動,日前正式公布了100件入選作品,大師雲集,佳作頻出,令人期待。

  本次宣傳展示活動由廣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主辦、廣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承辦。據介紹,主辦方將於2021年1~5月對部分入選作品進行創作記錄,並於2021年6月12日“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期間舉辦“記錄我們的新時代”展覽展演活動,並於6月~7月開展系列宣傳推廣並組織主題研學活動。

  作品新、立意新、形態新

  記者了解到,此次入選的100件作品涵蓋了廣州非遺的大多數代表性品種,呈現出作品新、立意新、形態新的特點。當中既有“三雕一彩一綉”等享譽已久的傳統手工藝,也有嶺南古琴、鹹水歌等表演類項目,還有咏春拳等傳統體育項目、采芝林等傳統中醫藥文化方面的作品。在表現形式上,既有地道、精湛的“傳統路數”,也有時尚味十足的“潮玩風格”。許多作品大膽運用創新手法,充分體現出廣州非遺在面對當下社會生活多樣需求時的積極探索。

  如翟惠玲的作品《祥和》,以團結、吉祥、和睦為題材,以祖國遼闊的南北疆土為舞台,以旭日東升、祥雲繚繞、瑞鶴翱翔、鳥語花香寓意祖國欣欣向榮,畫工精湛,將廣彩富麗、大氣的魅力展現無遺。

  譚廣輝的《一帶一路》以古喻今,寓意21世紀的“一帶一路”重繪世界經濟新藍圖,是將當代重大題材融入傳統工藝創作的精彩之作。

  梁雪珍的廣綉作品《浪潮》,以海上日出、清晨潮漲的宏壯場景為創作題材,歷時約一年半時間創作完成,作品寓意我國社會經濟等方面蓬勃發展,給人以強烈的視覺衝擊力。

  隨著非遺與其他領域融合的深入,及網絡技術、數字技術的發展,非遺資源作為其他領域產品創作素材或構成元素的情況也越來越多。非遺的“跨界”和“創新”是本次活動特別關注的課題。從最終入選的作品來看,不限於傳統意義上的實物作品,而是涵蓋了課程、研學、表演、影視動漫等非實物形態的作品。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