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0月28日電/我的父親是共和國的同齡人,他的第一份工作是扎排隊的水手。
什麼是扎排呢?早些年,中國的公路建設比較落後,長三角一帶水路比較發達,運大型木料,就會把木材扎成大木筏,再安裝一個螺旋槳,這可能是世界上最粗糙的“機動船”了。
扎排隊不僅能夠運木材,而且因受限於上海市內路況,很多大型的工業設備也是通過扎排隊運輸的。後來,我在查上海地方志的時候,發現父親並沒有忽悠我。當年,代表最先進生產力的巨型化工設備,靠最原始的扎排運進了上海。
如今,我看到黃浦江渾濁的江水,總會想象年輕的父親意氣風發,白衣飄飄,在黃浦江裡乘風破浪的樣子。
但,扎排這種運輸方式,很快被淘汰了,父親被改派去學內河輪船,當上了輪船的大副。又沒有多久,上海的內河輪船也被時代淘汰了,他就上了岸,做了一名碼頭工人。再後來,又遭遇了90年代的國企下崗潮。
人生不斷轉崗的那些年裡,父親考出了內河航運證,學會了電焊,學會了吊車,還考出了糕點證……
可能,父親吃的苦比較多,從小就讓我認真讀書,能夠坐上“坐辦公室”的崗位。
只是當年的父親,可能沒有想到,如今坐“辦公室的崗位”,無論是“工資白領”“社畜”,還是挺這幾天大熱的“打工人”,已經在輿論場裡面成為一個嘲笑和自嘲的角色。
這背後大熱的另外一個詞,叫做“內卷”,這個詞早就脫離了當初人類學學術研究的語境,相反在社會情緒層面激起了共鳴。
這個詞可以約等於:機會越來越少,競爭越來越大,投入產出比越來越低。學校競爭越來越激烈,之前考試是好生對差生的淘汰,現在變成雞血和更雞血的競爭。單位的入職門檻從之前“人均985”,突然上升到了“人均碩士985”,而工資卻似乎沒有水漲船高。
那為什麼內卷化了呢?
抱怨內卷化,其實預設了一個前提,就是現在不像之前有那麼多機會,可以脫穎而出,還是過去機會多。
所謂“機會少”:跑道越來越擁擠,人們變得越來越庸常和“精致”,其實,這恰恰是一個發展日益成熟的社會,應該有的樣子。
以改革開放之前的30年來說,對於個人是一個相對動蕩、規則不明確的社會:1980年代盛行“讀書無用論”“腦體倒掛論”。這個時代裡面,“楊百萬”可以因為國庫券的交易漏洞而突然暴富,“傻子瓜子”年廣久可能因為賺錢太多,就被扣上投機倒把的罪名。你看到的是馬雲搭建起的阿里巴巴的大廈,卻不知道8848、易趣網早已死在了先驅者的路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