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6月11日電/網評:讓農民工權益走進春天
來源:東方網 作者:路可玫
“以前都是包工頭髮我工資,什麼時候發,包工頭說了算。如今能確保每個月拿到工資,還是很期待。”疫情期間,拿著剛剛簽訂的勞動合同,四川籍建築工人王建波感覺很踏實。這份合同的簽訂地在北京城建集團橋區積水治理工程工地會議室,合同的核心內容是保障農民工工資月付。(見6月10日的《工人日報》)
簽工資按月發放合同,這得益於成立項目工聯會,使農民工工資按月發放在工聯會的有效監督下進行,真正把建築工人變身為產業工人,保障了農民工的合法權益,從而讓農民工的合法權益“走進春天裡”,值得點贊。
以往雖然提出了按月發放農民工工資,但由於缺乏工會應有的監督,工資按月發放並不順利。特別是勞務輸出方一旦遇到資金不到位的問題時,往往會拖欠農民工工資。而今,由工聯會撐腰,把農民工“工資月付”寫入勞動合同,先按照每人每天100元標準發給農民“基礎工資”,再按照每名農民工每天完成的任務量進行核算,拿出一部分與“基礎工資”累加發放到農民工賬戶中,然後等到工程達到規定節點時,再發放剩餘的“績效工資”。這樣一來,既保障了工程進度,也保障了農民工工資按月發放,照顧了各方利益,值得倡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