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如何看待春節電影票房先揚後抑?
http://www.crntt.hk   2019-02-19 08:21:10
  中評社北京2月19日電/根據貓眼電影數據,農曆正月初一,全國電影票房高達14.4億元,比去年同日的12.8億元增長12.5%,不僅創下單日票房最高紀錄,還創造了全球單一市場單日票房新高。不過,此後幾日的票房逐步回落。從除夕到初六,票房共計58.4億元,僅比去年同期略增1.7%,不僅低於前幾天的預期,如扣除價格因素,實際觀影人數僅接近去年同期。

  對此,有人指出,高票價是春節電影票房先揚後抑的主要誘因。其理由是很多地區特別是一些三四線城市節日電影票價大大超過平時價格,動輒百元,甚至高達160元左右。但也有分析認為,節日票價隨行就市是一種市場行為,一些影城平日慘淡經營,就靠節日觀影高峰時收回成本,節日票房先揚後抑未必是高票價惹的禍。

  經濟日報發表國家統計局統計科學研究所原所長潘璠文章認為,上述觀點都有一定道理。作為一種文化消費商品,電影也是有性價比的。筆者假期在貓眼電影下單時發現,評分較高且價格較低的影片,上座率都很高,甚至屢屢出現滿場。反之,評分低、價格高的影片則觀者寥寥。同樣的影片,40元的票價,上座率就大大高於百元以上的票價。

  一些影城寄希望於節日期間提高票價多掙一些,這種願望可以理解。但是,與民航、外賣等行業節日價格水漲船高不同,電影消費並非如交通、餐飲那樣屬於剛需。而且,目前我國電影市場總體價格水平已經不低,上浮空間非常有限。如果一些地區春節電影票價定得過高,就會把一些潛在的消費群體拒之門外。

  文章分析,橫向來看,票房與票價,以及與居民工資收入水平之間,有著密切的關係。據報道,春節7天長假,北京電影票房同比增長19.5%,觀影人次增長7.7%,不僅實現了雙增長,且增長幅度大大超過全國平均水平。而且,比較票房和人次兩個增幅可以看出,北京春節電影票價確實有所上漲,但由於北京等一線城市居民收入水平相對較高,票價漲幅在相對可以接受的幅度下,還是有很多觀眾走進了電影院。

  縱向來看,四五十年前,電影票價兩角或兩角五分,那時大學畢業生的工資是56元。2017年,全國城鎮非私營從業人員年平均工資7.4萬元(稅前),每月6000多元。按這個數據計算,幾十年工資增長了一百零幾倍,但電影票價按一百元計的話,增幅就高達近四百倍。這樣算來,觀影就成了一種高消費。如果票價與收入增長同步,目前電影票價應該為25元至40元左右。當然,這也正是當前的平日電影價格水平。

  隨著電影技術與藝術的進步,在大銀幕、立體聲乃至4D影廳內感受到的視聽衝擊和享受,絕非觀看電視機、平板電腦或高清手機屏幕可比。春節期間,北京電影票房與觀影人次的雙增長,以及正月初一票房再創新高,都證明如果影片質量過硬、定價合理,薄利也可以實現多銷,吸引更多觀眾走進電影院。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