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月31日電/隨著科技不斷發展,無人化作戰已經成為未來戰爭不可逆轉之趨勢, 世界主要強國均在此領域展開了激烈競爭。近年來,俄羅斯加快發展無人化作戰力量,不僅提升了俄軍戰鬥力,更有效推動了俄軍整體轉型。
俄羅斯無人作戰力量的研發多點開花,呈現出全域立體發展態勢。例如,無人駕駛的履帶裝甲車,可在遙控下完成巡邏、偵察、追蹤、阻截、攻擊等任務;無人潛航器可組團偵察水面下及海底環境,觀測可疑物並用炸彈摧毀敵目標,功能尤其強大的“波塞冬”核動力潛航器,航速超過現有魚雷和潛艇,可實施洲際潛航;察打一體的“海盜”無人機和“角鯊”無人直升機,可實施偵察、電子干擾並用導彈攻擊地面和水面目標。
不難發現,俄羅斯基本建成了從無人地面戰車、無人機到無人潛艇的立體化無人裝備體系,一支龐大的“無人戰隊”呼之欲出。而這離不開俄羅斯的總體規劃、大力投入,以及無人作戰力量在戰場的廣泛應用。
俄羅斯注重在國家層面對無人作戰系統的發展進行總體規劃。2014年2月,俄總理梅德韋傑夫簽署命令,宣布成立隸屬國防部的機器人技術科研試驗中心,主要開展軍用機器人技術綜合系統的試驗。2015年12月,普京簽署總統令,宣布成立國家機器人技術發展中心,主要職能是監管和組織軍用、民用機器人技術領域相關工作。這兩個機構的成立,意味著俄羅斯已經開始在國家層面對無人作戰系統的建設發展進行總體規劃,其中重點關注無人機和地面戰鬥機器人的發展。
2016年,俄羅斯發布《2025年前發展軍事科學綜合體構想》,明確提出將分階段強化國防科研體系建設,以促進創新成果的產出,並將人工智能技術、無人自主技術作為俄羅斯軍事技術在短期和中期的發展重點。此外,按照俄國防部無人作戰系統規劃,俄已從2017年開始大量列裝機器人,到2025年無人作戰系統在俄軍裝備體系中所占比例將超過30%,初步形成立體化的無人化裝備體系。
無人化作戰系統與人工智能技術的深度融合,已經成為軍事技術領域的前沿陣地。為此,俄軍不斷研發和運用新型無人作戰平台,引領俄軍從信息化戰爭時代進入智能化戰爭時代。目前俄部分導彈已裝有人工智能設備,在導彈飛向預定目標時,若人工智能設備在中途甄別出了價值更大的目標,導彈可自動轉向攻擊後者。這種導彈因此也被稱為“導彈機器人”。俄羅斯總統普京曾明確表示,人工智能技術將改變未來戰爭的“遊戲規則”,俄羅斯將在這個方面加大投入。正如俄羅斯國防部機器人技術科研試驗中心負責人波波夫所指出,“俄軍正在大量使用空中、地面和水下機器人系統,這將成為俄武器裝備現代化,乃至人工智能軍事化進程的重要引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