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大華網路報:改革開放成果主導兩岸發展方向
http://www.crntt.hk   2018-12-20 15:16:20
  中評社香港12月20日電/大華網路報今天發表時評說,中共總書記習近平18日上午在“慶祝改革開放四十周年大會”上的談話,首次公開提出“已牢牢掌握兩岸關係發展的主導權和主動權”的說法,意味了具有主導兩岸關係發展的大局,也是改革開放40年的重要成就之一。 

  相對於大陸委員會對此以發出新聞稿的方式,呼籲大陸“務實面對台灣民意對‘中華民國’及民主自由體制的堅持”,以及“在不涉任何政治前提下與我務實溝通、化解分歧,致力於各自內部治理與發展”,似乎印證了民進黨執政當局面對兩岸關係時,確實只能居於被動因應的地位。 

  40年前的12月18日,以鄧小平為首的“實事求是派”在中共第11屆3全會中,扳倒了毛澤東指定接班人華國鋒所領導的“凡是派”(凡是毛主席作出的決策,我們都堅決擁護;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們都始終不渝地遵循),拉起了中國大陸對內改革和對外開放的“改革開放”序幕。這一年是1978年,十年文化大革命結束不久,台灣則以經濟快速飛而躋身東亞四小龍。 

  1979年元旦,“中華民國”因“美匪建交”而正式與美國斷絕外交關係,中共同一天由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發表《告台灣同胞書》,宣布即日起停止炮擊金門,對台政策改為“和平統一”為原則,因為鄧小平決心追求現代化的發展。這一連串的大變局,當時的台灣雖深感壓力,但卻仍能致力經濟發展,甚而創造經濟奇蹟成為東亞四小龍之首。 

  時評說,中國大陸改革開放政策的總目標,用台灣常用的話語來說,也就是“拚經濟”。鄧小平知道拚經濟勢必會涉及社會主義或資本主義的路線之爭,他必須靠著自己的影響力和毅力,說服或壓抑黨內各方勢力,不再爭執於“姓社”還是“姓資”的問題,因為“不管白貓黑貓,能捉老鼠就是好貓”。至於該怎麼著手現代化改革?鄧小平則主張漸進主義的“摸著石頭過河”。 


【 第1頁 第2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