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零售業變遷展覽(中評社 郭至君攝) |
中評社北京12月1日電(記者 郭至君)糧票、肉票、大哥大、轉盤式電話、黑白電視機……這些物件對於現在的孩童來說已然陌生,但確折射了中國改革開放40年以來零售業巨大的變遷。北京前門北京坊日前舉辦了“從追隨到引領——中國改革開放40年零售業變遷”的展覽,展示了四十年來中國零售業的快速發展,展覽現場更有展出很多現在看起來的“老舊古董”,吸引了不少游人參觀。
40年前的1978年,是一個值得國人懷念的時間節點,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拉開了改革開放的序幕。從這一年開始,中國逐漸走出“票證時代”,嘗試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邁出腳步,百貨商場開始大規模興起,一直到20世紀90年代之前,我國的零售業主要是以國有大型百貨為主體的單一業態,這一階段被視為中國零售的1.0時代。
80年代中期,“超級市場”的零售業態引入中國,特別是在允許外資零售企業進入中國零售領域後,我國進入了了百貨、超市、便利店、專賣店等多種業態並存的2.0時代。而1997年後,大型超市開始關注生鮮食品經營,隨後出現了生鮮超市、社區超市等多種業態。尤其是連鎖超市,成就了中國具市場活力的零售時代。
隨著互聯網的飛速發展,淘寶等電商平台開始崛起,中國零售進入電子商務唱主角的3.0時代。這一期間,智能手機的普及,特別是自2011年開始,第三方支付獲准入市,二維碼、微信支付、打車軟件接連出現,移動支付市場成為新藍海,也推動了社會消費習慣的轉變。而隨著純電商紅利的消退,零售業正式進入到以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為代表的4.0時代:“無人倉”、“無人超市”、“全機器人餐廳”等逐步出現。
從攢齊糧票去糧店換袋裝糧食到手機終端支付各種糧油用品在指定時間內送到家,僅僅這一個縮影就可以看出中國零售業在改革開放中取得的巨大成果和華麗轉變。從“追隨者”到“引領者”,中國零售業用40年時間追趕超越,走完了西方國家用200年才走完的轉型變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