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烏克蘭“核自衛”真話?笑話?
http://www.crntt.hk   2019-01-08 09:36:51
烏克蘭企業曾為俄戰略火箭兵維護過洲際導彈發射井。
  中評社北京1月8日電/因俄烏刻赤海峽撞船危機引發的烏克蘭緊急戰爭狀態於2018年12月29日到期,但兩國沿陸地邊界展開的重兵集團沒有撤離,衝突風險尚存。恰在此時,烏國內開始有人鼓吹重新核武裝,以有效自衛。此言一出,舉世震驚。

  “核老三”轉瞬即逝

  原蘇聯“大家庭”裡,烏克蘭實力僅次於俄羅斯,光1991年蘇聯解體時所繼承的核武器,就包括戰略火箭軍第43集團軍的176枚洲際導彈和遠程航空兵的44架戰略轟炸機及其機載巡航導彈,若加上前線戰術航空兵、陸軍的戰術核武器,烏克蘭共有1272枚核彈頭,一下子成為僅次於美俄的世界“核老三”。

  這筆“核財富”沒讓烏克蘭政府大喜,因為它沒有維持核武裝的經濟能力和政治需求。時任總統克拉夫丘克接受美國“棄核換經援”的方案。1994年,烏克蘭、美國、俄羅斯和英國簽署安保備忘錄,烏克蘭廢棄核力量,核彈頭運回俄羅斯,武器載具移交俄方或在美方監督下銷毀,烏克蘭以無核身份加入核不擴散條約,美俄英承諾維護烏克蘭領土主權,絕不威脅對烏動用核武器。

  棄核談判之初,曾有烏克蘭民族主義者認為保留核武器是對歷史上俄羅斯“剝削”烏克蘭的回報,基輔應保留哪怕是幾十枚核彈頭作為基本威懾力。但考慮到同樣從蘇聯繼承核武器的哈薩克斯坦、白俄羅斯都棄核了,克拉夫丘克為避免孤立,壓制了“有限擁核派”的意見。1996年,烏克蘭交出全部核彈頭。

  希望、失望與威脅

  近十年來,烏克蘭把加入歐盟和北約作為終極目標,但西方始終與之若即若離,即便在2015年俄烏克里米亞與頓巴斯危機相繼爆發後,西方也不肯為烏克蘭提供“集體安全”。在反俄無望與西方拋棄的情況下,烏國內強硬派抬頭,從2014年國防部長格列捷伊聲稱可考慮核武裝,到2016年烏總統府顧問談到當初棄核是個“錯誤”,再到前烏克蘭駐北約副代表加拉修克宣稱有能力迅速恢復生產核武器,“以核遏俄”的意圖十分明顯。

  但實際上,烏克蘭重啟核軍備談何容易。烏國內鈾總儲量約20萬噸,17座鈾礦進行商業開發,尼古拉康斯坦丁斯克有一座鈾濃縮工廠,這就是它的核原料家底。但由於烏經濟衰退,核工業設備老化,年產精鈾礦石僅940-960噸,而烏國內17座核反應堆的年需求量是2400噸,濃縮鈾自給尚且不足,哪有資源去提煉武器級高濃縮鈾!
 


【 第1頁 第2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